反复无常的A股市场搅动着私募行业。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最新统计,2012年上半年,一共有131只产品清盘,其中48只产品提前清盘“
非正常死亡”,众多私募仍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对此,业内人士称,未来仍会有大量的私募产品“正常”或“非正常”死亡,私募行业“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两极分化的局面必然会形成。
基金攻略
2012年上半年,众阳光私募倒在了低迷的市场中。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2012年上半年,一共有131只产品清盘,其中48只产品提前清盘“非正常死亡”,占比36.64%,83只产品属于到期清盘。
清盘成为了私募基金行业常见的话题,而部分明星私募的清盘却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两个明星人物的产品,常士杉和赵笑云。
2010年,常士杉管理的世通一期夺得当年头名,收益率达到96.16%。但他随后发行的产品业绩不佳,其中世通8期和世通9期因为跌破0.7元的清盘线,直接被中信信托强制清仓。赵笑云曾经被称为中国荐股第一人,曾力荐青山纸业套牢股民无数。2011年4月,赵笑云创立私募,但不到一年时间,两期产品净值均被腰斩,被迫清盘。
明星私募的清盘只是市场的一个缩影,未来,仍有众多产品处于危险边缘。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6月30日,累计净值低于0.8元的私募产品高达159只,累计净值低于0.7元的私募产品也达到了70只。如果行情继续低迷,部分有清盘线压力的产品将面临清盘风险。
“未来肯定还会淘汰一批私募,甚至公募。”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说。如何适应市场的新变化,做好风险控制,提高在熊市中存活下去的能力,是私募基金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66.66%产品
有清盘线
不少阳光私募是因触及清盘线被宣判“死刑”、强制清盘。从抽样调查的结果看,目前,大量私募产品中存在警戒线或止损线。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66.66%私募表示旗下产品存在着清盘线,这部分产品基本为2009年以后发行的产品;16.67%私募表示产品不存在清盘线;另外16.67%私募表示部分产品有清盘线,部分产品则没有。
“清盘线亦是把双刃剑。尽管清盘线有助于私募基金公司注重风险控制,防止投资者利益大幅受损,但与此同时,清盘线也束缚了那些擅长精选个股、长期价值投资的私募公司的发挥。”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人士指出,类似的止损线在控制下行风险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将浮亏变成了损失,舍弃了未来反弹的机会。
因此,该人士建议,私募公司在主动添加这些限制以吸引投资者之前还是应当深思熟虑,针对自身的投资风格确定合适的风控限制,避免绑住手脚、妨碍投资理念的充分发挥。
建议:
投资高波动私募需要择时
对于私募基金投资,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人士指出,即便是选择长期业绩顶尖的私募基金,投资者申购后也并非高枕无忧。如果时点选择不佳,投资者手中的好私募也难保投资不出现亏损。而放眼整个私募基金行业平均水平,其起伏波动可能更不一样,在购买后损失10%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不幸遭遇持续下跌或者极端熊市,那么亏损可能将会更多。
该人士建议,一般来说,对于净值波动起伏较大的基金,投资时点的好坏将对投资收益造成较大影响。如果正好投资在市场低点,其收益可能翻翻;而一旦踩错节奏,亏损幅度也可能较大。这类高风险、高收益基金更需要择时。
“对于一些净值走势稳健、真正做到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投资者则无需择时,完全可以通过基金经理代为择时。不过,在目前私募基金缺少对冲工具和对冲仓位的情况下,真正做到绝对收益的这类私募基金并不多。”该人士称。
相关链接:
私募或将允许发行公募产品
经过全国人大“一审”的基金法修订草案有望在8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据权威人士透露,此次基金法修订草案将允许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经过批准后发行公募产品。在适用范围上,投资二级市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私募基金将被纳入监管,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私募基金则未被纳入。
该人士表示,如果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股东、高级管理人员、经营期限和管理的资产规模等符合规定条件,经过核准,可以发行公募产品。此类机构发行公募产品应当按照公募基金管理办法进行监管。具体条件有待监管部门做详细规定。
文/ 记者吴倩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