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怎么看粮食连增后的价格上涨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2/7/3 11:25:59   
>> 相关新闻链接
·全国纯花生油价格同比上涨近两成 ·“十二五”中药材产业 扶持资金有望过亿
·百城房价连降9月后首涨 部分开发商酝酿提价 ·中国动漫 能让猪上树吗?
·外资租车企业在华发动新攻势 ·中科院报告称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落后100年
·中科院专家:农业现代化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短板 ·我国人参产业困境:正沦为韩国原料产地
·报告称我国内地10%富裕家庭收入占社会总收入57% ·报告称我国炒股家庭77%亏钱 赚钱与年龄成正比
   从外部因素看,国际粮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粮食价格走高;从粮食需求看,近年来一直呈刚性增长。此外,种粮成本中刚性增长的部分同样很多。

  让粮价和农产品价格处于合理水平,必须兼顾城乡居民的利益。粮价不涨或者下降,会伤害种粮农民的利益,反之若上涨过快,则对粮食消费群体产生影响。

  在日前召开的农业部夏粮和当前农业生产形势会议上,夏粮再次增产的消息令人振奋。与此同时,粮食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同样引人关注。为什么在粮食连年增产、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平衡的情况下,粮食及部分农产品价格仍然不同程度地上涨呢?

  粮价上涨有外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从外部因素看,国际粮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粮食价格走高;从粮食需求看,近年来一直呈刚性增长。我国每年人口的总量增加约700多万。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每年城市新增人口1000多万,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每年的粮食需求要增加40亿公斤。此外,随着工业化比重上升,农产品加工用途的拓展,粮食的使用领域在不断扩大,也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间接带动了粮食及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

  从种粮成本看,刚性增长的部分同样很多。无论是农药、化肥、劳动力的成本,还是柴油、地膜、种子等的价格都处在持续上涨空间,增加了粮食的生产成本,直接推高了粮食的价格。

  再看种粮的生产要素资源。受刚性约束,种粮的土地、水等生产要素并不能自行增加。我国用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成绩巨大。但目前稀缺的土地资源和日益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粮食安全对我国来说依然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多年来,我国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并取得了连年增产的佳绩,在立足实现粮食供给基本自足前提下,尽管粮价连续多年“小步慢跑”温和上涨,但其涨幅还是比较合理且可控的,我国粮食安全并没有受到较大影响,我们应理性看待这种连增背后的价格上涨。

  客观地说,让粮价和农产品价格处于合理水平,必须兼顾城乡居民的利益。粮价不涨或者下降,会极大伤害种粮农民的利益,反之若上涨过快,则对粮食消费群体产生很大影响。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通过一系列宏观举措,包括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促进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稳定发展。

  首先应强化技术装备条件的建设,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单产水平。目前,我国主要粮食单产水平与世界的发达国家、先进国家的水平仍有差距,即便国内不同省份间的单产水平,也有不小差距。还应该看到,通过增加要素资源投入、扩大种植面积必将有限,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不仅有望打破生产要素总量的桎梏,还能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其次,必须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之路,通过这一方式强化农业的防灾减灾措施,提高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的水平。

  在硬件加大投入的同时,“政策好”和“人努力”方面还应做足文章。一方面,应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决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这3个方面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的工作机制,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抗灾减灾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农业部门也应不断总结过去的好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加大各个方面工作力度,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周 琳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