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我国人参产业困境:正沦为韩国原料产地
来源:购物导报 更新时间:2012/5/14 12:21:59   
>> 相关新闻链接
·报告称我国内地10%富裕家庭收入占社会总收入57% ·报告称我国炒股家庭77%亏钱 赚钱与年龄成正比
·肉价菜价缘何“按下葫芦起来瓢”? ·电商三巨头掀起价格战 传统家电企业待转型
·区域经济热点有望“北上西进” ·148家房企去年平均仅赚4.5亿元
·藏獒:从财富神话到富民产业 ·中国动漫产业透视:"喜羊羊"能否赶超"日风韩流"?
·中国股市从融资转型到投资需三步走 ·银行为何“偏爱”混合型理财产品
    揭秘高丽参:

  人参产业的中国困境与高丽参的中国攻略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参种植由于经营放开而导致盲目发展,产量剧增的同时品质下降,整个人参行业良莠不齐、混乱无序。目前,我国的人参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质量标准混乱,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和消费者认同;第二,价格体系混乱,没有公开透明的定价机制;第三,精深加工缺失,人参价值未能充分挖掘和广泛应用;第四,行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缺失。

  上述问题曾一度导致“人参卖出萝卜价”的悲剧在我国上演。在人参的医疗保健价值日渐被国际社会认同并成为国际市场中重要农贸产品的背景下,中国的人参产业却逐渐陷入——“高产量、低产值”的困境,令人扼腕叹息。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人参产业在与韩国的竞争中也处于劣势地位。作为最大的两个人参生产国,中韩鲜参总产量之和约占世界的95%,而韩国也是中国人参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中国虽有人参产业大国之名,却无人参产业强国之利,人参产量和产值存在巨大脱节。以2010年为例,全球人参产业的产值超过500亿元,我国的人参产值为50-100亿元,仅占全球产值的10%-20%。而韩国人参的产量仅有我国10-15%,但产值却是我国的近3.5倍。韩国人参产品原料的50%以上来自中国,其加工后以成本价格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卖到欧美、东南亚,同时大量返销给中国,中国正沦为韩国人参产业的“原料产地”。

  要打破我国人参产业的困境,就必须从规模化生产和交易模式创新方面大做文章。而在我国人参产业中,野生人参虽然价值最高,但濒临灭绝;而移山参、园参虽具备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但使用价值和流通价值较低,并不被消费者广泛认同;唯有野山参,无论从规模化生产的角度还是从价值认同的角度,都是探索流通模式创新的最佳品种。

  所谓高丽参,实为中国参

  以2010年为例,全球人参产业的产值超过500亿元,我国的人参产值为50-100亿元,仅占全球产值的10%-20%。而韩国人参的产量仅有我国10-15%,但产值却是我国的近3.5倍。韩国人参产品原料的50%以上来自中国,其加工后以成本价格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卖到欧美、东南亚,同时大量返销给中国,中国正沦为韩国人参产业的“原料产地”。

  早在2008年,吉林省人参商会会长丁维连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1公斤中国红参的价格为12美元~20美元,而1公斤高丽红参的价格为120~200美元。长白山人参与高丽参的价格相差至少10倍。”而且,2008年,吉林省人参种植面积7000万平方米,年产鲜参2万多吨,鲜参产值4亿元~5亿元。吉林省人参的出口量是韩国出口量的20多倍,出口创汇额却只有韩国的1/10。

  更值得一提的是,坊间传闻,相比于韩国所谓之高丽参,中国长白山人参在抗癌效果方面更为突出,而且韩国人参原料的不足,不得不大量进口;有行业人士指出韩国人参产品的原料有30%来自长白山人参。

  如此差距,原因何在?韩国人参产量虽然远远不如中国,但是却通过全方位发展,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其一,韩国政府大力支持参加工企业的发展,积极鼓励人参产业联合做大做强,其主要人参企业和品牌也具有很浓厚的政府背景。其二,韩国针对人参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定市场进入标准;其三,大力支持参农,提供资金、技术、产销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其四,政企密切合作,强化高丽参品牌宣传,提高人参深加工技术等。

  正如多年来韩国政、商、学界刻意包装韩国为人参“发源地”和“宗主国”,尽管其人参产量远不及中国高,应用历史中国也远不如中国悠久;甚至追溯起来,韩国人参本源于吉林人参,从品质上也没有太大差别。但其整个产业的发展完全形成通力合作,一致行动的模式。

  古语讲: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众所周知,中国是人参产量的大国,而且历史悠久,应用广泛,而我国的人参产业深化发展才刚刚起步,客观事实让国际竞争对手已经警觉并提前行动。对比韩国人参产业发展之道,反思中国产业发展现状。不能不为中国人参产业的深化发展敲响警钟。中国人参产业的深化发展之路可以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深化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

  高丽参的“中国攻略”

  其一,韩国政府大力支持参加工企业的发展,积极鼓励人参产业联合做大做强,其主要人参企业和品牌也具有很浓厚的政府背景。其二,韩国针对人参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定市场进入标准;其三,大力支持参农,提供资金、技术、产销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其四,政企密切合作,强化高丽参品牌宣传,提高人参深加工技术等。

  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初期,韩国即开始系统地发动中国参农大量种植人参,并订立收购合同。而到了80年代末期履行合同时,相关国际利益集团以所谓重金属、农残超标为由,拒收人参,导致市场价格波动。随即,他们大量疯狂收购,并故技重施,再次高价劝说参农大量。令人震惊的是,97年相关利益集团以储备充足为由开出了比第一次更低的价格。在国外相关利益集团的操控下,本世纪初中国人参产业遭遇了“萝卜价”的尴尬。

  数据显示,以2010年为例,全球人参产业的产值超过500亿元,我国的人参产值为50-100亿元,仅占全球产值的10%-20%。而韩国人参的产量仅有我国10-15%,但产值却是我国的近3.5倍。韩国人参产品原料的50%以上来自中国,其加工后以成本价格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卖到欧美、东南亚,同时大量返销给中国,中国正沦为韩国人参产业的“原料产地”。

  在国外,韩国T&G签合同栽培的原料人参由韩国T&G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一般原料人参没有法定批发市场等制度化的市场,只是通过产地收集商、中介人等进行包田买卖或韩国锦山水参中心等市场上自觉交易的流通结构。韩国T&G的红参及红参产品的国内流通依赖于韩国T&G指定的代理店,在香港的海外流通,设立香港有限公司当地法人,通过该法人统一进口,供应给当地批发商以及东南亚市场。在其他地区通过当地进口代理商,向各个代理店供应产品。

  目前,中国内的流通内容或价格形成都在极其不透明的状态下进行,在包装、标准化、计量单位等方面还没有脱离以前的流通惯例,因此导致了流通的非效率性和费用的增大。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