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藏獒:从财富神话到富民产业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5/7 11:53:23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动漫产业透视:"喜羊羊"能否赶超"日风韩流"? ·中国股市从融资转型到投资需三步走
·银行为何“偏爱”混合型理财产品 ·经济观察:中国加快军工技术转民用服务国民经济
·关于艺术品金融化的五种误读 ·谁惯坏了在华避税的跨国公司
·开户费、进场费、返点费……盘点零售商的“霸王 ·药水洗澡土豆变新价格翻番
·张家界凭啥比卢浮宫贵三倍 ·高油价对经济的影响
 新华网西宁5月6日电(记者 庞书纬 盛勤 张春晓)200万、300万、600万……近年一路飙升的藏獒价格,创造出一个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神话。“五一”期间,第二届“中国·青海原生态绿色藏獒展览会”在西宁召开,省内外上千名养獒专业户参展。记者了解到,在经历前几年的“藏獒热”后,如今藏獒市场不断规范和升级,藏獒饲养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藏族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东方神犬”的财富神话

  作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藏獒由喜马拉雅巨型古鬃犬进化而来的,是犬类中的“活化石”。西藏的措美、那曲和青海的玉树等地是藏獒的主要产地。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记载藏獒“体大如驴、奔驰如虎、吼声如狮、仪表堂堂”,可见藏獒早在元朝初年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副会长李全利介绍,藏獒产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藏獒热”真正形成是在2000年之后。“那几年藏獒价格飙升之快让人咋舌,一条普通藏獒价格要十几万,像獒玉、牛蹄子等良种几乎全在百万以上。2006年我在玉树,亲眼看见一只‘铁包金’卖到600万元,配种成功一次就要十万元。”李全利说。

  产业升级正在进行

  “藏獒热”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但一夜暴富的表象掩盖不了藏獒产业自身发展的瓶颈。青海省藏獒协会秘书长周艺告诉记者,由于藏獒价格动辄百万,使藏獒产业受众群体较小,常出现有价无市的尴尬。

  东南沿海是藏獒销售的重要市场,而那里炎热湿润的气候,给藏獒的生长带来诸多不便。据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教师文英介绍,藏獒离开原有环境后,大多会出现营养不良、配种率低下的情况,不仅繁育后代困难,连个体存活率也有所降低。

  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不法商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周艺告诉记者,某些商贩为降低饲养繁育成本,给小藏獒注射激素,或以杂交獒冒充纯种獒。“这些大多出现在藏獒产业链下游,但对原产地青海、西藏的声誉也产生了影响。”周艺说。

  周艺认为,目前尽管从表象看“藏獒热”风光不再,但这正是藏獒产业内部优胜劣汰、实现升级的契机,在这一过程中,一批实力强、信誉好的藏獒企业脱颖而出。“这种升级正在进行,尽管近几年一般藏獒价格波动较大,但纯种藏獒没受太大影响,有价也有市。”周艺说。

  让藏獒产业成为牧区的富民产业

  李全利告诉记者,藏獒产业发展的另一瓶颈是缺乏行业标准。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曾出台《藏獒标准》,但由于该标准立足点不在市场,因此对于藏獒产业发展作用有限。而在藏獒出口问题上,基本执行的还是国外制定的相关标准,其中带有贸易保护倾向的条款,对藏獒出口显然不利。

  “目前中国藏獒协会正在加紧制定、完善关于藏獒繁育、饲养、转运、销售等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从而规范行业秩序,推动产业升级。”李全利说。

  青海省藏獒协会会长李建海告诉记者,近一两年青海藏獒产业的一个变化,是该产业的获利群体已逐渐由从前的中间商,转移到藏区的普通牧民。2011年从青海外销的藏獒约两万只,其中有超过一半由牧区养獒户直接销售,或通过青海省藏獒协会进行销售。

  “牧区一个中等规模的獒场需要雇十几个人照料,算上饲料加工、运输和旅游等行业,藏獒产业目前已带动差不多2万藏区群众致富,这个数量还在增加。”李建海说。

  记者在展览会上也发现,前来参展的养獒户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来自青海藏区,他们操着并不熟练的汉语,甚至借助计算器与客户谈生意。据玉树养獒户更嘎才旦介绍,在两年前的地震中,他家养的23只藏獒仅存留5只,按当时市价估算,损失了千万资产。地震后,更嘎才旦一家从头再来,短短两年,已经拥有大小藏獒9只,价值超过百万。“现在在玉树,像我这样的牧民还不少,藏獒已经成为我们牧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更嘎才旦说。

  在采访的最后,更嘎才旦告诉记者,养獒户们希望保险机构能够开通相应的保险业务,减小藏獒养殖过程中因生病、死亡给养獒户带来的风险,从而打消养獒户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