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有经验的管理者都知道,上述问题永远不可能彻底消除。有时候是现实,有时候是误会,不管怎么努力,员工都会受伤。
而新经理可能遭遇更加明显的激励困境——“新官上任三把火”,很多新经理都会对下属提要求,这些要求常常是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眼前又看不到即时的好处,员工产生抗拒实属题中应有之义。
下属士气低落的征兆:
需要加班时不情愿;
不愿/不会主动做额外的工作;
需要付出额外努力时抗拒,不合作;
休息时间人为拖长;
迟到早退没有合理解释;
埋怨别人。
这样的现象一旦得不到遏制,整个队伍可能就慢慢溃烂。
有一种说法,公司里总有10%的员工能力不足,当他们感觉到自己不称职时,他们会变得迟钝,压抑自己的表现;或者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掩饰自己的无能上。这样的员工显然不会有工作热情。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要让员工被激励,涉及的面非常庞杂。有多少本管理书就会有多少种激励方法。
说到激励,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奖金,升职,晋级,加薪等。
升职加薪是很好的激励方法吗?
某一次,在著名的人力资源培训师张晓彤老师的绩效管理课上,她提了一个问题,加薪之后,你兴奋了多久?即你为加薪而激动的时间能持续多久。
大部分学员的回答是两三天。我说一星期,张老师笑着说:“你激动的时间真长!”
加薪是一种激励,但是它能持续起效的时间太短了,再考虑到它的成本,实在不是一种可以日常采用的激励方法。基于薪资的刚性效应,所有的奖金、晋级都是只能升不能降,否则势必激怒员工。
加薪和晋级的作用更接近于对员工做出的成绩的肯定和奖励,而不是对他今后的工作状态的激励和提升。
在激励的培训课上,我会请学员(大部分是有经验的管理者)分组讨论:在你的工作经历中,曾有什么样的被有效激励的经历,激励你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得出的答案,都突出地集中在一点上:就是公司(上司)对自己的欣赏。
我到现在还记得,有一位学员接受了公司迫切需要的、只有他能够胜任的、但是降低了一半薪水的工作(国有单位,组织架构的限制),在直接上司的不断鼓励下,他在这样的岗位上居然全力以赴地做满三年,直到项目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