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 详细] |
 |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 详细] |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 详细] |
 |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 详细] |
 |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 详细] |
 |
|
|
|
|
|
|
季琦:我的第一次创业 没有远大的梦想 |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时间:2009/8/15 10:07:12 |
 |
>> 相关新闻链接 |
|
|
|
不知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还是营造整个社会的创业环境,现在国家、社会、媒体都积极地鼓励创业。我的第一次创业没有这样轰动和时髦,只是为了改善生活,没有太多理想化的东西,甚至也没有远大的梦想。
那是我研究生的时候,偶然发现刚毕业的研究生师哥,有大量日用品要处理,价格非常便宜,其中调光台灯是最容易打理的东西,而且新旧差价最大。就从老大哥手里收购了大量旧台灯,进行修理和清洁,然后再加价卖出。
要出售这些台灯,最好的地点就是每天吃饭的食堂,在门口摆一个摊儿,一边吆喝,一边贩卖。其实这是最难的部分:修理调光灯对于我们这些学理工的学生来说太容易,换一个电容器最多了;清洁更是容易,任何一个人都会做;那本差额帐连小学生也会算,何况我们这些“久经考场”的交大学生。我在做这笔生意之前就和我们研究生班的班长一起商量,他还帮我出了不少主意,但最后在研究生食堂叫卖的只有我一个人。因为在吃饭的食堂里,会碰到同班同学、老乡,甚至老师,还有可能碰到你心中暗恋的“校花”。在饭堂门口吆喝,这是一般书生不会干的事情啊!都是不务正业的人干的,或者学校工友干的。我们是堂堂的研究生,怎么好意思做这些事情呢。
而在我的价值观里,从来没有觉得做生意赚钱是件下贱、可鄙的事情,何况我们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助学金,大排一天只能吃一顿,连吃饭都不够,更何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大上海,有太多的诱惑了。那时我还在考TOEFL,想出国留学,光买书就要好几百。为了接近自己出国的“远大理想”,为了生活得更好一点,倒卖这些台灯实在算不了什么!
结果是第一次出手就大获全胜,赚了不少钱,除了请同学们在康平路上的“牧羊人”餐厅大吃一顿外,还给自己买了一个拷机,为后来倒卖电脑打下了物质基础。
那是我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到的第一笔钱,非常有成就感!突破了面子的问题,超越了自我,大获成功!这个小小的成功,也鼓励我开始更大的冒险和尝试:卖组装电脑、帮别人组建网络、自己研发软件,直至后来从事ERP销售和咨询、做互联网公司。
到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好不容易被外企录用,因为户口问题不能去。因为自己有做生意的底子,竟然毫不犹豫,满怀信心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在交大门口的华山路上和别人合伙做电脑生意,一点也没有因为去不成外企而可惜。
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这件小小的生意,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否则,可能宝洁多了一个能干的销售和区总,但社会上少了一个创业者季琦。我的那个班长一直在外企工作,也很优秀和成功,但道路和我截然不同。
从我最初的创业历程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1.创业和一个人的性格相关。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有些人天生就比较保守,不愿意承担太多风险;有些人好面子,豁不出去;有些人内向,不太愿意和别人交往和沟通。这些人可能不太适合创业,至少不太适合单独创业,可以找互补的伙伴一起创业。
2.创业需要有压力和动力。不能因为大家都在创业,你就创业,没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遇到困难很容易退缩。找工作很难,未必就不是一个很好的压力来源;改善你的生活,未必不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动力源泉。
3.刚开始的创业未必“惊天动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的目标容易达成,达成以后再设立更高、更大的目标,容易建立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肯定,尤其是自己的肯定。
4.不要因为实际而羞愧。大学生往往谈到钱就不好意思,谈到利益就支支吾吾,碍于情面。创业的成功是和赚不赚钱关系密切的,一直做赔钱的买卖,你还有信心还有能力一直做下去吗?在几个伙伴一起创业的时候,利益的划分特别重要,而且最好在一开始就明确下来,而且用契约的方式,即使将来有人反悔了,也有白纸黑字作证。你不知道创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可能是未来的百度、未来的微软。
5.不要由于追逐梦想而不切实际。大学生创业还有一个容易犯的错误是太理想化,自己被自己的想法感动了,很难看到真实的情况,很难听得见别人的意见。昨天在做“和谁一起午餐”节目的时候,两个选手就是这样的情况。她们已经到了追求自我实现的阶段,追逐梦想,不考虑商业上的成功与否。如果你有一个有钱的爹,可能可以,如果是贫寒出生,刚刚出校门开始创业,还是“志存高远”,踏踏实实地开始你的“一小步”为好。
在以后的创业道路上,我经历了携程、如家、汉庭的创业,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但不管是哪一次创业,这些最初创业的基因都贯彻始终,指引着我一步步向前。
季琦,1966年10出生于江苏省如东县;1985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本科;1989年8月至199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机器人专业硕士;1992年3月至1994年6月任长江计算机集团上海计算机技术服务公司历任技术支持部工程师、销售工程师、项目主任、市场部经理、市场及销售部经理等职。
1994年7月至1995年3月旅居美国;1995年4月任北京中化英华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经理;1997年9月创办上海协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1999年 5月,季琦与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共同创建了携程旅行网。四个人便按照各自的专长具体分工:梁建章任首席执行官,沈南鹏任首席财务官,季琦任总裁,范敏任执行副总裁。人称四人为“携程四君子”。
2002年,在携程发展正顺时,季琦从携程抽身而出,创办如家连锁酒店,身份也由携程总裁变为了如家酒店连锁的 CEO。当时,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只有锦江之星和新亚之星。季琦带着一个本子、一把尺,一个老式的佳能胶卷相机,把上海和宁波两地的每一家锦江之星都住了一遍,房价多少、多少间房、床有多宽,门有多高,都一一记下来。闲时还和值班经理、服务员聊天,客源资料和成本结构都摸得清清楚楚。
2005年创办汉庭连锁酒店,出任CEO。同年2月,季琦便组建了力山投资公司,担任力山投资公司的 CEO,投资方向也转为发展商业房地产,首期投资约 2000万美元。
季琦先生当时担任上海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徐汇区青联副主席,徐汇区工商联副会长等职务,并荣获"2002年上海市旅游行业十大标兵"、"2002年徐汇区光启杯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
责任编辑:cprpw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