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的管理费
两个人装一车菜,搬运费200元。没有搬运证的人装车,就必须得向市场缴自己所得工钱的50%
老郑没想到,和市场内的搬运工相比,他已经算是有一笔固定资产的“土财主”。
何辉是四川人,个头不高的他今年快30岁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蹲坐在市场内的一辆大货车车厢上,等待着像老郑一样的人,从市场内的各个角落将菜运来。而他的工作则是负责把这些打包好的菜搬运到车上,一堆一堆码好,放整齐。
“这纯粹是体力活。”打着赤膊的何辉说,像他这样游荡在市场附近做搬运工的人并不算太多,稍微有点积蓄的人都会像老郑一样买辆三轮车,收入相对稳定一些,也没有纯粹做搬运工这么累。
“装一车多少钱?”记者问道。
“两个人一共200块钱。”车下的老板抢过话茬,“不过如果没有搬运证的,就得和搬运工私了。”
“如果没有搬运证,就得300元一车。”何辉说,因为没有搬运证的人请他装车,他必须得向市场缴自己所得工钱的50%,但具体是什么费用,也说不上来,“大概就类似于管理费的形式吧”。
记者在中国果菜网的江南果蔬市场介绍中也发现,货主可以选择自己卸货,市场也会提供有偿卸货服务。“那就是指搬运费,还有其他每吨6元的市场交易管理费、车辆停放费等。”来自湛江的郑老板指着离市场口不远处的收费亭告示牌说,虽然都是合法的,但却最终加在了一车又一车的蔬菜上。
记者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收费亭上列着各种车辆停放费:8吨以上的货车停12小时80元,超过12小时后每小时加5元;1吨以下3小时内5元,超过3小时后,每两小时加5元等。
“羊毛出在羊身上,林林总总的费用加起来,压在一辆载重30吨的蔬菜车上,成本大概要增加1600元,最终还是老百姓埋单。”郑老板说。
意想不到的卖相费
到了超市,除了收取行内皆知的“上架费”外,还有意想不到的“卖相费”。超市的蔬菜,要看着新鲜,色泽要好看
虽然一车蔬菜的成本在江南蔬果市场就要增加接近1600元,但毕竟摊分到每斤蔬菜上才几分钱,加上司机工钱、货主微利,经过“中转”后每斤蔬菜的“出口”往往仅比“入口”高1角至3角,但为什么到了农贸市场和超市,菜价比批发市场翻番?
这些天来,记者特地追踪了青椒的价格:每斤青椒离开江南果蔬市场时为4角钱,到了广州鹤洞蔬菜综合批发市场时是6角,到普通农贸市场大概就是每斤1—1.2元,在较大型的连锁超市却达到了2.2—2.5元。此外,白萝卜、小白菜的价格,从批发到农贸市场翻了1倍左右,到了超市零售也都翻了2倍以上。
“因为要从江南果蔬市场批发,每种蔬菜起码得批100公斤以上,但我们一天整个档口六七种菜也就只卖得动500斤左右,所以得到鹤洞菜市场去拿货。”登峰肉菜市场内,一名林姓青菜档主告诉记者,由于增加了一道环节,加上每个档口进菜市场也得交500—800元的“进场费”,还有人工费、生活费,所以菜价一般都要比进货价高1倍左右,才能略有盈余。
而到了超市,除了行内皆知的公开的秘密———“上架费”外,还有意想不到的“卖相费”。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