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你现在的新头衔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这个开幕式怎样摆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影子?
陈维亚:奥运会是举全国之力,广州亚运会只是一个广东省,经费也只有奥运会的一半不到。它不是奥运会,所以我们只要把亚洲、把广州的事做好。
与奥运会开幕式相比,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要走完全不同的路径。我们不会向大规模的人海场面上发展,而是更加秀气一些,但也不会丢掉气势磅礴的东西,会把着力点放在特殊空间的发挥上。
《中国经营报》:奥运开幕式三个导演都那么牛,外界猜测一定吵得厉害,实际的合作情况是怎样的?
陈维亚:我们没红过一次脸。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就约定,如果意见不统一,张艺谋有最后的决定权。张艺谋很聪明,他有丰厚的生活阅历。耳朵很灵,在一个房间的角落里说起什么,他都能听到。他能吸收每个人的意见,并且能够集中形成最好的方案,虽然他有最终决定权,但是只要我们有意见,很坚持,他一定听得进去。
争取所有的观众
《中国经营报》:NBC版本的北京奥运开幕式入围了四项艾美奖提名,它的镜头语言和表现方式被很多人称道,比如当一般的电视台把镜头对准领导人时,NBC的镜头则放在流汗的演员的脸部。你怎么看这种不同?作为现场导演,你更在乎电视镜头前的观众还是现场的观众?
陈维亚:NBC的版本我很仔细地看了,的确很好。我记得在奥运排练中,NBC的导演组与我们有过充分的交流。他们的导演很多都是很有艺术感的。NBC版本很真实,他们理解观众想看什么,这需要电视导演花精力前期去投入,才会有大产出。
对于要电视观众还是要现场观众?我们给自己提要求,40亿电视观众和现场观众我们都要。我在看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时,坐在主席台的另一面,我身边的奥组委的工作人员就睡着了,因为我们这一面很精彩的东西看不到,是空的。但第二天,电视镜头前的观众反馈的声音则是太棒了。他们的导演组告诉我们,他们更加注重电视观众。
有了这个经验,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对现场的要求也很高,要求现场气氛的热烈,观众能欣赏到精彩的效果,如果你到现场去了,你能感受到这种效果,很震撼。
《中国经营报》:一年来,对于开幕式你们听到了哪些反馈和评价?对于林妙可的假唱所引起的舆论风波,你们的反思是什么?
陈维亚:各种渠道讲正面的评价多一些,但也有一些意见。比如过于强悍,庞大,军团化操作,单调,步调一致,太中国化等。但我想这些都没关系。我们把它当做艺术作品,艺术永远都会有争议。对于我个人来讲,我认为编排非常成功。我们之前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非常成功,为全世界打开了新的窗口。后来我们也在探讨我们是走雅典写意浪漫的风格还是中国恢弘大气的方式,最后还是认为后者才能代表中国文化。
对于林妙可,我们的初衷就是为了选择最好的歌声、最好的形象,没有更多想,但这是个教训,从另一方面讲就是不对。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