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伟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家统计局1日联合公布,中国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5.2,高于10月份的54.7,为连续第四个月走高。其中,购进价格分类指数继续走高,预示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仍无减弱迹象。 同日,汇丰银行公布的中国11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升至55.3点,高于十月份的54.8点。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声明中表示,11月制造业PMI企高可能转化成市场的通胀担忧,预计中国政府将加快货币政策收紧步伐。 兴业证券研发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在报告中表示,汇丰银行PMI数据比10月上升0.5%,连续4个月上升,显示中国经济清晰地从6-7月份的底部连续回升。结合剔除季节因素的中国物流协会相关数据,以及近期海外经济的动态,一致确认中国经济总需求无虞,要放手反通胀。 董先安表示,需着重留意汇丰银行11月PMI投入价格指数升至80.8%,出厂价格指数升至66.6%;中国物流协会PMI购进价格指数升至73.5%,连续4个月齐齐大幅上升。这一信号显示中国经济虽总需求无虞,但物价压力较大,将刺激政策坚定调控。 董先安在报告中建议忽略近期非正常价格控制手段的存在,专心对待宏观调控的动态演进。加息和准备金同时推出的概率较大,若选择只推出其中一项,力度则可能较大,比如50个基点加息。因此,市场还在震荡格局之中,风险与收益不匹配。建议投资者等待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政策风险消除后,视紧缩力度判断后市机会。
责任编辑:cprp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