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聪明在于,不仅仅把世博会当展会来办,而且当成机遇来抓
世博会上传递的绿色低碳理念和技术,上海已率先推广应用。世博会应用示范的一批创新成果,上海也将率先产业化
世博会已为上海带来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集聚了一大批国际关系网络,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上海担当起了全球资源配置的角色
长达184天的上海世博会已渐渐远去,望着昔日人潮涌动的世博园一点点地消失,不少人心头涌上一些伤感。
的确,世博会给上海带来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上海的城市面貌因为世博会焕然一新,轨道交通达到450公里,与伦敦、纽约的里程相当,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约合3000亿元。上海的直接收益也非常可观,7308万入园参观者中,团队旅客超过2000万人次,海外游客超过350万人次,初步计算,世博旅游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800亿元。
当世博会日渐远去,后世博时代上海经济会有新的支撑吗?
世博会投入将带动约1.2万亿的产业增加值
“没有必要担心后世博!”这是许多专家的一致看法。世博的效应仍将持续!
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分析,世博会的关联投入为3000亿元,以世界公认的相关产业拉动系数4.3计,世博会的投入能带动约1.2万亿的产业增加值,“其中,有1/3的增加值将体现在世博后。”孙元欣说。
从招商引资看。上海人的聪明在于,不仅仅把世博当会来办,而且当机遇来抓。世博中期,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提出了“世博寻宝”的活动,发动企业、各级政府在世博会上寻找新的发展理念,并加深与参展国及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如今,已取得明显的成效。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