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世博会招商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市政府大厦举行,集中签约20个项目,总投资12.334亿美元。签约项目涉及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多个领域。签约项目中有3家来自世界500强企业,其余的也是各自领域中的“排头兵”。
这些签约的项目与上海未来的发展方向十分吻合,都将在世博后产生效应。总部项目多是这次集中签约的亮点,一次签约的地区总部项目达12个,其中新设投资性公司8家,新设管理型公司2家,投资性公司增资2家。此外,现代服务业项目5个,先进制造业项目3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基金会主要投资的“挚信资本”组建的“嘉会国际医院”,项目投资总额2亿美元,将成为上海第一家从设计、建设、服务流程、运营管理完全按照美国国际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医院管理标准要求建造的医院。
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92家,批准外商投资性公司208家,外资研发中心315家,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吸收外资总部机构数量最多、领域最广泛的城市。
从影响看,世博会还为上海带来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集聚了一大批国际关系网络,这都是后世博上海可以借用的资源。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钱智认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上海担当起了全球资源配置的角色。
世博前看外滩,世博后看后滩,中央活动中心的出现将改变上海产业集聚与分布
世博会的筹办和举办改变了上海。世博会后,上海仍将得到改变,改变的过程中上海将拥有新的成长空间和机会。
首先改变的可能是城市的功能形态分布。世博会前,上海有多个商务中心(CBD),包括陆家嘴、南京路、淮海路以及徐汇区商圈等。世博会举办后在上海的西部出现了虹桥枢纽,一个集多种交通于一体的交通中心。世博后,上海将出现第一个中央活动中心(CAD),而这个中心正在世博园区域。世博园一轴四馆将永久保留,这一带将成为上海的中央活动中心。这将改变上海没有重大活动场地的历史。
随着这一活动中心的启用,上海的产业集聚与分布也将发生改变,将重点集聚会展、创意等高端服务业。由于它处于黄浦江的后滩公园地区,于是有人这样描述:世博前看外滩,世博后看后滩。这样,上海中心城市的形态将有重大变化:东有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西有虹桥枢纽为依托的虹桥商务区,南有中央活动区,上海的城市功能将更加完备。而这些功能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吸引大量的投资机会,带来诸多新的产业。
世博会上应用示范的一批创新成果也将率先产业化,并率先抢占市场。世博会上展示的技术多达300多项,这给上海带来“近水楼台”的机会。世博会上传递的绿色低碳理念和技术,上海已率先推广应用。电动公共汽车是上海自主低碳技术的一大亮点,这些公共汽车已走出上海,到香港、广州等城市,并开始试用。上海的汽车产业将迎来低碳时代新的增长空间。
世博会展示的城市理念也在改变上海。世博会展出的马德里案例,突出了公租房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让居住公租房的人既体面还有尊严。上海部分区域已经与马德里合作,共同建设既实用又体面还艺术的公租房。目前,上海已把住房保障建设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4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100万平方米2万套公共租赁房、50万平方米的旧里改造已列入计划,房地产业将进入以保障为主的新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