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新股上市的投机性强。遏制新股上市首日暴涨,这是创业板自推出以来,深交所就在进行的一项日常监管工作。但从涪陵榨菜上市首日三次被“警示性停牌”,日涨幅达191.6%的表现来看,涪陵榨菜上市首日比很多创业板新股疯狂。也正是由于涪陵榨菜上市首日的疯狂,结果导致了随后该股的连续跌停,其投机性之强,风险之大,更胜过创业板。因此,从涪陵榨菜的暴涨暴跌来看,深交所在加强对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监管的同时,同样有必要加强对中小板新股上市首日的监管。只有让中小板上市新股感受到监管高压的存在,涪陵榨菜这样的疯狂投机行为才有可能收敛。
其次,涪陵榨菜的暴涨暴跌对于第二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是一个挑战。涪陵榨菜是此轮新股发行改革拉开序幕后首批试水的三家公司之一,但是,一无科技含量、二无成长性的涪陵榨菜却获得了53.81倍的发行市盈率,这样的发行制度改革显然难言成功。而更重要的是,涪陵榨菜的爆炒,很有可能也与第二轮发行制度的改革措施有关。第二轮改革,将网下配售的“人人有份”改为了摇号,只有少数机构中签,但中签者持股量大增。如涪陵榨菜网下询价机构有173家,但获得配售的只有8家机构,每家机构获配100万股。这种配售方式使得新股筹码向少数机构集中,为机构炒作创造了条件。而且由于筹码集中在少数机构手上,这也使得少数机构有了在二级市场拉高股价的动力。把二级市场的股价拉高了,待到网下配售股份上市时,自然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无疑是第二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给市场留下的后遗症。(每日经济新闻 皮海洲)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