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说,价格上涨也很难用国内食品市场供需来解释,今年仍是一个丰收年,秋粮达到历史最高产量,国内大宗商品供求关系较为稳定。“因此目前中国的通胀主要还是由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引起的输入性通胀。”
此外,预期也推动了国内通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后,世界流动性增加预期就形成了,紧接着形成中国外汇资本流入预期,从而导致通胀预期增大,这也会影响国内价格,而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输入性的。”
樊纲认为,中国不会出现像2006年到2008年那样的高额通货膨胀,一方面世界粮价涨价没有那时剧烈,而且世界经济流动性也没有那时强。即便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出的货币也不会很多,因为如今货币周转速度已经大大减慢。
流动性过剩有望控制
“通过控制物价来抑制通货膨胀效果不大,应该从宏观上进一步控制货币总量,并对低收入阶层进行适当补贴”
樊纲指出,通胀与流动性过剩有较大关系,当前中国M2总量和GDP的比率高达190%左右,大部分由外汇流入造成,“例如,企业、个人从国外带回一美元,央行就得收回去发出7元人民币,这直接导致基础货币增加。”
如何解决流动性过剩?樊纲建议,应由央行进行对冲来控制流动性。一方面央行发出钞票,另一方面冻结住它。央行已经连续三次提高准备金率,目前部分银行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8%。准备金率已经成为对冲的最主要工具。其次,央行将大量央票卖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拿着央票把人民币交给中央银行。最后,货币当局还应采取行政手段,通过超额准备金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据樊纲测算,大约发行出来的1/4货币是被锁定的。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