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市场出现分化
除了聚氨酯外,国内尿素市场价格本周也继续小幅上涨。由于企业对出口市场行情依旧看好,华北地区尿素企业主流出厂报价1950-1990元/吨;中原地区尿素出厂报价更已升至2000元/吨以上。
此外,硝酸、甲醇、软泡聚醚、三聚氰胺、环氧丙烷、硫磺等上周以来也均出现较明显的上涨,显示化工品涨价潮的蔓延趋势。
“10月份以来,多数化工品都呈现轮动上涨的特征。究其原因,首先是供应紧张。受限电政策影响,生产企业停产检修较多,开工率仍维持较低水平,货源减少。其次,需求也在放大。由于下游企业的需求改善,带动产品价格走高。最后,也有成本上涨的因素。上游原油等原料行情走高,价格开始向下游传导。”分析人士说。
对此,中国化工网资讯中心总编刘心田表示,10月份化工市场的上涨率高达88%,创出金融危机以来新高,主因在于全球性通胀导致的大宗商品、资源、能源价格的大幅抬升以及下游需求回暖带来的价格成本宽容。
在他看来,需求开闸是对市场上涨的最有利信号,连续多月的上涨和农产品、有色、纺织等多个行业的联动反应消除了人们对价格上涨不确定性的担忧,因此化工品大面积上涨并向更多品种蔓延在情理之中。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前几个月涨势凶猛的氟化工系列产品包括萤石、氟化盐等过去几周出现了滞涨,PTA、LLDPE等产品涨幅也仅有5-10%,说明在本轮涨价潮中,部分产品已经到位,而不同产业链、不同板块的产品涨幅也趋于分化。”刘心田说。(记者陈其珏○编辑 阮奇)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