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尽管有“下乡招标过于频繁,厂家消耗了过多精力”和“投标成本太高”等抱怨,但国内企业对于“家电下乡”不敢松懈。记者了解到,国内一线品牌在投标中基本是满投,产品线非常丰富。招标会规定,竞标产品售价不得超过7000元,因此参与竞标的电视产品价格最高者为6999元,而最低价则不断下探,潮州创佳电子有限公司投标的一款电视售价仅490元。
商务部发布的“家电下乡”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为5257.3万台,销售额为115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倍和2倍。
■相关新闻
有企业抱怨投标成本高
晨报讯(记者 刘映花)有企业抱怨称,招标频率较高,增加了企业的竞标成本。此前有消息称,在竞标前,所有产品要接受检测,费用为几万元至几百万元。所有产品的中标费是每个型号1000元。企业在各省(区、市)的下乡操作保证金为30万元,而如果中标全国所有省(区、市),该费用将超过1000万元。相关工作人员称,下乡企业和产品原则上是一年一招标,但后来政策调整,考虑到部分家电产品更新换代快和价格波动大等因素,一些产品招标频率改为一年两次。
家电下乡品类扩大到12种
晨报讯(记者 刘映花)北京市商委主办、北京苏宁电器、通州区商委和北京市商业信息监测中心联合承办的“2010年北京家电下乡推广季”披露,“家电下乡”的品类已经从起初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和手机4个品类扩容到12个品类,各品类的最高限价也均有25%至75%幅度的提高,单个产品最高补贴额达到520元。截至10月26日,2010年北京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为22万台,销售额为5.1亿元,政府发放补贴7574.7万元。(记者 刘映花)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