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纺织网汪前进表示,由于棉花本身供需失衡以及资金的炒作,今年棉花价格维持在2万元之上的高位是大概率事件,且高棉价在全球市场都将成为一种常态。
不过,汪前进同时认为,尽管供需缺口将为棉价上涨提供一定想象空间,但继续创新高的空间究竟有多大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包括纺企会降低库存水平、国家抛储以及增发棉花进口配额等,“当前棉花库存消费比低或产不足需,都是基于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状况,未来如果利率或汇率等情况发生重大改变,所有的基本面可能都要重新洗牌。”
成本压力向下传导
棉价的大幅上涨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棉农收入、稳定明年植棉面积,另一方面,涨价压力也正在不断向棉纱、棉布、棉制品、服装、家纺等下游行业传导,导致下游终端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但价格涨幅却逐级递减,不少企业经营面临风险。
对处于行业上游的新农开发、新赛股份等棉花种植、加工企业来讲,棉价的大幅提升有利于公司毛利率的提升以及业绩的增长。不过,也有人士指出,这些公司棉花价格的上升同产量的下降相伴,同时,由于籽棉收购价格也同样大幅提升,成本压力对利润的抵消效果也不容小觑。
对于从事纺织原料加工的棉纺企业而言,通过棉纱、棉布价格的大幅上涨转移了部分成本压力,景气度好转,企业利润增加,但棉价的大幅波动也使企业无法确定生产成本,不敢签订长期订单,一些大的纺织企业,多依靠前期囤积的库存来应对涨价压力,而一些中小纺织企业在面对高棉价时只能选择减产或者停产。
而对于处于更下游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不断高企的成本使得不少企业无法完全消化,不得不提高产品批发价,由此导致零售价格也出现上调,但各品牌的提价幅度不尽相同。
此外,业内还指出,高棉价将加快纺企两极分化的升级过程,骨干企业议价能力本身较强,加上原料提前储备量较大,此次棉价走高对此类企业生产经营影响不大,而受影响最大的往往是在行业中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这也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必经阶段,产业资源在此过程中逐渐流向高附加值的大企业。(王锦)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