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已成为近期百姓街谈巷议的热点。如何把握“十二五”规划的思路和精髓?
近日,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的“2010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上,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与数百位听众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
“我理解,《建议》的核心是两个字——"转型"。”魏杰在演讲中指出,所谓转型首先是增长方式的转型。增长方式转型的内容很多,转型的核心问题是从原来的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转为以内需拉动增长、以消费支撑的增长方式,这是增长方式转型的核心。
“"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里的十大任务中,第一个就是扩大内需战略,这里,关键是启动消费。”魏杰认为,原来我们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和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1998年我国第一次出现经济增长下滑的时候,国务院提出了“保增长”,而“保增长”最后真正见到效果的是出口。所以,从2000年开始,中国增长速度非常快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出口拉动了中国(从2000年~2007年)的高速增长。2007年我们GDP增长里,出口贡献的比例接近40%。根据研究,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贡献率,最好保持在15%~20%,一旦超过,就会打破我们的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一旦不平衡,中国会陷入一个非常麻烦的境地。
他说,现在全世界都在转变增长方式,美国和欧盟都在转变。美国过去一直是负债增长方式,现在开始强调储蓄,五年以前美国是零储蓄率,奥巴马上台以后,储蓄率上升了5个百分点。研究表明,美国储蓄率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5000亿左右的消费数量。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