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食品企业的涨价似乎也间接影响到了外企。一家从事糖果类产品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本报,由于国内糖果价格上涨,间接带动了进口糖果的涨价,多家外企以国内糖果价格上涨为由向企业提出了涨价要求。
除了涨价,一些企业也想方设法降低成本,龙康食品公司表示,由于糖价上涨,企业目前采用葡萄糖加蛋白糖搭配取代50%的白砂糖。每吨成本降低1300元。由于葡萄糖也在涨价,估计这种方法难成长远之计。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郑建仙称,目前国内食糖替代品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糖精,一是使用糖浆,而糖精使用后甜味会不均匀,一些食品很难使用。糖浆原材料取自食糖,食糖在涨价,糖浆也在所难免,所以目前企业所有的替代办法都只是暂时的。
据了解,我国食糖主产区主要有广西、广东、云南等地以及黑龙江、新疆等地。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高级工程师高绍川介绍,今年年初最大的食糖产区广西出现旱情,另一食糖产区云南连续三季干旱,导致甘蔗糖大量减产,而北方甜菜种植面积下滑也导致了甜菜糖减产很多。此外。今年7、8月的天气异常影响了国际上主要糖产区的产量。一些游资乘机进行炒作,多重因素推高了糖价连创新高。为了保证食糖的市场供应,稳定糖价,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财政部于10月22日安排了2010~2011榨季第一批21万吨投放市场,但到了月底,食糖现货价格依旧突破每吨7000元大关。
受益于糖价上涨,带动了制糖上市公司的股价大涨。南宁糖业(000911.SZ)和贵糖股份(000833.SZ)10月以来多次涨停。据贵糖股份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1~9月净利润6836.89万元,同比上涨582.23%;基本每股收益0.23元,同比上涨666.67%。第一财经日报何天骄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