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二五规划建议来看,扩大内需将是未来5年整个经济发展战略转移的重心。这个经济战略的转变,不仅将改变整个经济的结构,也将影响到未来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可以说,扩大内需是未来经济的宏图与愿景。
那居民的内需能力又从何而来?如果广大居民没有消费能力,扩大内需愿望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前提在于居民收入水平能够较快提高。
目前中国的内需不足,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农民的消费水平低。如果国内农民的消费水平达到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那么中国的GDP就会翻一倍以上。另一个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农村是这样,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有消费能力的人消费欲望欠缺,而有消费欲望的人却消费力不足。这些问题的根源多是制度性的,要增加国民收入水平得从重大制度改变入手。
首先,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得从制度改革角度改变当前的城乡二元结构,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别看从政府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城市化率达到了47%以上,但是实际上,如果不彻底地改革现行的户口管理制度,让进入城市的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让中国农民能够自由流动,那这种城市化率只是数字上的统计,实际上这些进入城市的农民与真正的城市居民生活仍相差很远。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进入城市不仅不能有尊严地过上城市生活,他们的消费能力也无法提高。要让中国城市化成为真正的城市化而不是假城市化,就得全面取消当前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户口管理制度,得对土地制度进行改变。没有这两个前提条件,要让中国农民进入城市,要通过城市化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不容易的。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