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居民消费价格出现前低后高的态势,必须给予足够的注意,要密切关注价格形势的变化。9月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涨幅创23个月新高,是价格形势出现的新变化。8、9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攀升幅度较大,除了翘尾因素外,新涨价因素的影响是主要的。新涨价因素的影响主要来源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和居住价格的上涨,这部分占到CPI同比涨幅的64%。9月份由于自然条件不利影响,部分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鲜菜价格同比上涨了18%,肉禽及其制品的价格同比上涨了5.4%,粮食的价格同比上涨了12.1%,这些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CPI同比的上涨。
展望未来价格走势,存在着推动价格上行的因素,一是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美元贬值刺激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国内会产生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二是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推动最终产品价格的提升。
再看楼市等资产价格。重庆工商大学统计系副教授易忠说,今年以来,尽管楼市调控措施密集,力度加大,但楼市价格依然没有明显调整。从公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今年以来房价数据看,直到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依然上涨了9.1%,但涨幅比8月下降0.2% 。从前三季度看,楼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4月份实行楼市调控以来,出现了房价涨幅环比持续小幅下降、同比上涨幅度也在不断收窄的势头,说明楼市运行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盛来运提醒,考察楼市调控效果,不能单看把过快增长的房价降下来,还要看土地供应差别化、贷款差别化、加大保障房供应等制度性措施的长效机制作用。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会在经济运行中进一步传导,并影响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将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所以,管理好通胀预期,成为巩固当前经济发展好势头的关键。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继续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当前经济发展好势头的局面来之不易,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还面临着国外和国内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记者高云才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