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历史上的“货币战争”
“大萧条”后竞相贬值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主要国家的货币实行金本位制,但英镑对黄金的汇率较高,而法郎对黄金的汇率严重低估,导致英国的出口和整体经济竞争力受损,贸易赤字严重,大量黄金流向法国。1929年“大萧条”的经济危机爆发后,英、美经济遭受重创,但汇率较低的法国经济相对稳定。英国于1931年宣布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急剧贬值,挽救了英国经济,但沉重打击了仍坚守金本位制的法国和美国。美国随即效仿,于1933年宣布放弃金本位制,美元大幅贬值,使美国经济重新获得了活力,助推“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
“广场协议”重创日本
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汇率贬值约20%。在协议签订后不到3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约50%。
“广场协议”终结了日本问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梦想。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广场协议”签订后近5年时间里,日本股价以每年30%的速度上涨、地价以每年15%的幅度上涨。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近50%,银行形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进入长达十几年的衰退期。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