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能否加大民生支出
根据2007年下发的办法,规定央企上缴红利的用途主要有三个:资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和其他支出。其中,其他支出项即是最受社会关注的用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据统计,办法试行三年以来,共收取红利1572.2亿元。这些收益大部分用于央企研发创新、海外并购等业务上,而用于公共预算的部分只有10亿元。
财政部此前表示,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421亿元,加上上年结转收入19亿元,合计440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440亿元。从各项安排看,同样是大部分用于央企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甚至“解困”等方面,公共预算用于社保民生的仅10亿元。
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社保资金巨额缺口的日益增大,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缺口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高峰,每年会产生1000亿元的“赤字”。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就直言,红利从央企利润中扣除,使用时从国资委与财政部左口袋进右口袋出。如果不纳入公共预算,也只能是相关部门在自说自话,丧失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意义。反而成了央企内部建立的逆向激励机制。
昨日消息表示,新规要求今后央企红利将逐步加大向公共预算调入资金,用于社保支出。但不设具体调入比例,而是根据每年社会经济需求定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