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昨天晚间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存款利率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贷款利率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央行选择此时加息意欲何为?在全球零利率时代,中国为何背道而驰?此时加息,是否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记者:央行选择在这个时点上宣布加息,主要考虑的是什么呢?
巴曙松:首先是对物价和通货膨胀的担忧,或者对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政策目标开始变得重要。因为实际上近几个月来特别是七八月份、八九月份的物价一直在上升,原来的市场很多预期是会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迅速回落。但是从目前的国际国内的原材料价格走势来看,如果在物价政策上不积极采取措施的话,很可能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把物价调整到一个范围。所以首先应该说是出于对通货膨胀和物价走势的担忧。
记者:但是我们看到现在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处在一个零利率的时代,像日本、美国,还是选择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现在中国反而选择加息,为什么会和全球的环境背道而驰,这样是不是会对中国的实体经济有所影响?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