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8日,京华时报报道,“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资格招标项目”在开标大会上,民营油企首次有机会参与国储油招投标,这意味着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大门首次向民营油企开放。此举在一部分专家看来,意味着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多元化趋势的明朗化。这对于石油领域的民间资本来说,是不是意味着真正的春天到来了呢?对于这些早已被国有“巨无霸”盘踞的行业,民间资本真的能进入吗?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中石油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前景,那就是"能";如果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肯定能"。”在上周股东大会间隙,中国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如此回应外界关于“新36条”公布后国有油企与民企合作可能的猜测。而这也是多年来一位国有石油巨头的掌门人首次就与民企合作问题表态,由此被外界赋予非同一般的风向标意义。
“新36条”规定,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上述规定为两种所有制的石油企业合作打开了政策大门。
而仅仅一周后,蒋洁敏就表态说,“从油气勘探、开采、管道建设到城市燃气销售,我们都愿意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共同合作。”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样开诚布公的姿态十分难得,表明中石油已经向民营油企递出了橄榄枝。
民企公开登场石油储备招标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获悉,正在投标的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资格招标项目向民营资本打开了大门。而据外媒报道,5月24日,中国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公开表示,中国国家能源局已经启动招标程序,将允许民营能源公司参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项目。
这也意味着自国家 “新三十六条”之后,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石油储备的道路明朗化。
“我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我们正在参与投标。”5月25日,舟山世纪太平洋化工公司(以下简称世纪太平洋)办公室的一位马姓的主任向《每日经济新闻》确认了世纪太平洋已经参加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资格招标项目。
民营资本挺进油气领域须跨"三重门"
是投资利润丰厚的上游勘探开发,还是投资回报稳定的中游管道建设运营,民营资本已经能自由选择了吗?有钱就能参股投资、分享收益了吗?民营投资油气的大门是敞开了还是半遮半掩甚至是“玻璃门”?答案似乎不那么简单。
勘探开采“玻璃门”
“油气很多领域里政策从来也没有说过不准民营资本进入。”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世宪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许多时候是民营资本自身资金规模、技术能力等水平达不到、无法进入,或者对现有的投资回报不满意,所以不愿进入。
诸多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达的一致的看法:民营资本希望进入的是利润丰厚的油气上游领域。但分析人士称,政策即使在油气勘探开采上游没有对民营资本竖起墙围,也并不意味着民营资本真的可以自由进出,至于呼吁放开原油进口权给民营企业,更会直接触及石油公司的垄断利润,难上加难。
中游管道“百叶门”
“比起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油气勘探开采领域,中游油气管道建设投资回报稳定、最容易见效益,有可能成为民营资本涉足较多的领域。”张政和表示。这个民营资本已经丝丝渗入的领域,被形容为半遮半掩的“百叶门”。
中石油规划总院管道专家杨建红对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在河南、江苏、湖南等地,已经有民营资本参股、控股甚至独资建设天然气支线管道。“这些民营资本建设的支线管道,其内部收益率能够达到12%的市场平均水平,除了建设之外,管道运营也交给他们做,运营者收取管输费。”杨建红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