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以水泥闻名,曾经凭借水泥产业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鹿泉也因水泥而被诟病,大量粉尘严重污染省会及周边环境。
宁肯牺牲一些GDP,也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鹿泉市大刀阔斧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关停160多家小水泥。随之,鹿泉也从全国百强名单中淡出。“后小水泥时代”,鹿泉靠什么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它在转方式过程中有哪些探索、经历了什么阵痛?其后续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在哪里?
破解“不愿转、不敢转”
用经济政策鼓励企业“关小上大”;用新的考核标准引导干部树立新的政绩观
“以前,石头烧出来就能卖钱,我们哪有积极性去转产?”在鹿泉采访时,不少昔日的水泥厂老板这样说。
水泥曾是鹿泉的骄傲,是撑起鹿泉经济的支柱,最辉煌时,全市有160多家水泥生产企业,财政收入一半来自水泥行业。直接从事水泥生产的有1.5万人,水泥及衍生的相关产业就业总人数超过12万人。
但是,水泥给鹿泉带来辉煌的同时,高能耗、高污染如影随形。以机立窑为代表的小水泥企业工艺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量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环境污染严重……“其实,我们也知道机立窑污染严重,可毕竟投了两三百万元,厂里还有近百名工人。一下砍掉,损失实在太大。”北新建材厂厂长霍利民说。他的观点代表了许多水泥厂老板的想法。在既得利益的诱惑下,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能为各方接受的方案,砍掉小水泥就成了一句空话,甚至会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
为破解这一难题,鹿泉出台《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合理补偿。确定对小水泥企业每万吨设计生产能力补偿20万元。同时,严格时限,提前拆除的给予嘉奖,不按期淘汰的,依法关停。该市还引入“等量替代”机制,鼓励企业“关小上大”,最大程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走活了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这盘棋。
在砍掉小水泥的同时,鹿泉市用国家鼓励的大型旋窑水泥替代了所有落后产能。目前,全市只有3家水泥企业8条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整个产业耗标煤下降31.1%、耗电量降低68.8%,二氧化碳排放减少92.6%、粉尘排放减少70.7%,水泥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不舍得砍,不愿意砍,其实不单单是小水泥老板的想法。唯GDP时代,一些干部也不愿冒风险。”当地一位干部表示,如果还用原来的指标考核地方领导干部,其“政绩”势必受到影响,这是转型难的一个关键因素。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鹿泉市委书记郝竹山说,“淘汰小水泥,财政收入受到影响是必然的。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能光盯着眼前和局部的那点利益。”
“现在看来,我们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郝竹山说,“虽然鹿泉市主要经济指标今年在石家庄各县(市、区)没能争得第一,但我们的工作还是受到充分肯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单纯在经济指标上争第一更为重要。”
鹿泉市发改局局长尚二飞拿出一份石家庄市对所属县(市、区)的考核标准,解释说,现在的考核增加了三类内容:一是资源环境指标,包括单位GDP能耗及降低率,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及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削减率等;二是社会进步指标,主要包括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及增长率,教科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等;三是服务业指标,包括服务业增加值占本辖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不光市里对我们的考核标准变了,我们对各乡镇的考核办法也进行了调整。”尚二飞说,宜安镇的税收90%曾来自水泥企业,大批关停小水泥后,税收任务肯定受影响。怎么办?市委、市政府决定:凡因水泥结构调整影响税收的,不追究乡镇责任。同时,在今年的考核体系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万元税收用电量降低率等内容,第一次出现在了对乡镇考核表上。
转型“三难”
一是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二是缺少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三是上新项目有风险
北故城、南故城位于鹿泉市城北,水泥曾是这两个村子的支柱产业。今天,曾经林立的机立窑虽然早已消失,但是,水泥老板并没有彻底脱离水泥行业,粉磨站、矿渣粉……许多人仍在这条水泥链条上“觅食”。
北故城村的霍利民就是这样一位转型后的老板。从县城出发,大概走上十几公里,就到了他的厂子。“我这里原来有三台机立窑,一天光烧煤就得一百五六十吨。粉尘、烟雾、二氧化硫……以前污染的确太严重了。”进厂后,霍利民介绍道,机立窑炸掉后,我转产磨矿渣,这种产品能够提高水泥标号,市场还不错,关键是生产过程污染已经很少。“既然打算转产,为什么不转得彻底一点,找一个科技含量高、更加节能环保的项目呢?”面对这个问题,霍利民显得有些无奈:“其实,我比谁都渴望上一个高科技项目,但隔行如隔山,彻底转行谈何容易啊!”霍利民非常坦率地向我们摆出了转型的“三难”:一是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二是缺少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三是担心上新项目有风险。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