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指出,民营资本主要是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
许多地方政府已经自行规划当地的油气管网,然后与中石油的大型基干管道进行衔接。民营资本通过与地方政府达成一致,获得支线管道的建设运营权,主要获取管输费等收入,而管输费是国家控制的。中石油仍然掌握气源和下游市场,因为在管道项目立项时就必须明确70%以上的下游客户,所以作为管道运营者的民营企业并不拥有可供自己支配的气源。
“中石油并没有完全放弃支干线的规划和建设,许多时候是‘一线一议’。”杨建红说,民营资本是否参股、参股多少,中石油要跟地方政府和管道、燃气公司谈。
不过,大型基干管道的建设和运营仍然牢牢把持在石油公司手中。“这是不可能放开的。”前述石油公司的老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如果石油公司不能控制主干管网,对下游需求的控制就失去了力量,甚至连石油公司之间在主干管道上彼此参股都是互相排斥的,更不用提民营资本了。”
西气东输一线曾考虑埃克森美孚、壳牌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三家外资公司各拥有15%的股份,中石油拥有50%,中石化拥有5%股份。但外资和中石化相继撤出,最终由中石油独资建设运营。在此之后,国内的大型基干管网基本都由石油公司独资建设运营。
大型基干管道从立项到石油公司的规划,对于参股公司的资质、规模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民营资本只能搞一些小标段,比如技术要求不高的、一般的辅助性工程,如果参与对于大型长输管网建设他们的能力不够。”张政和说。
另外,中石油还希望统筹国内的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的同时,将规模化生产的煤层气也纳入主干管网,但这个念头立刻遭到民营资本的强烈抵制。一位煤层气市场销售公司人士尖锐地说:“这个新兴的行业本来已经有国有、地方、民营和外资多种资本进入,如果通过进入主干管网把气源都收归到中石油,煤层气下游市场岂不又将像天然气一样受制于中石油?”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煤制天然气的外输有可能实现自行修建长输管道,因为目前上马的煤制天然气的规模动辄几百亿立方米,无法并入已有的长输管道,只能新建。不过,有能力建设大规模煤制天然气项目的除了央企外,也多为实力雄厚的地方国企,能否让民营资本参股也很难说。
下游销售“旋转门”
在油气行业上中下游,唯一对民营资本敞开的大门是下游成品油销售和城市燃气领域。民营资本的收益受制于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国家政策的频繁变化,一不小心就会被“旋转门”甩出去。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指出,加油站方面,中石油和中石化占据了半壁江山,仓储企业民营和外资能占到2/3,批发企业中民营能占到2/5。民营资本虽然仍面临成品油零售价格的政府定价风险,国有石油公司在原油配额、成品油批发价等方面的限制,但其存在已经成为终端加油站市场价格竞争最有力的推手。
民营资本在城市燃气领域已经遍地开花,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城市燃气公司主要是民营公司。在已经形成一定管网规模的城市,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民营燃气公司的盈利能力都表现良好,毛利率可达到30%以上,而许多国有燃气公司经营状况一般。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秘书长迟国敬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对于民营资本而言,以往存在有的大中城市很难进入,或者占股比例比较低的问题,强势的地方政府倾向于支持自己的地方燃气公司。”他指出,随着政府对民营资本的鼓励政策,以及中国天然气资源多元化、供应量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终端议价能力将提高,有利于民营和外资的发展壮大。
“不过,民营燃气公司也在寻求向中上游发展。”迟国敬说。全国最大的民营燃气公司新奥燃气已经以城市燃气为基础,形成能源分销、能源化工、太阳能源的清洁能源产业链。(记者 张楠)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