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一棵蔬菜引发的通胀之争:会否恐慌性整体涨价?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更新时间:2010/5/25 13:53:18   
>> 相关新闻链接
·农产品价格是炒上去的吗? ·中国蒜乡货源紧缺出口骤增 蒜价或长期贵过猪肉
·“玉米疯”将现? 玉米疑遭游资炒作或涨两到三成 ·中国家族企业接班困境:95%"富二代"不愿意接班
·银行数钱费:赚钱无能,搜刮百姓? ·数钱收费 银行不爱伺候小钱儿?
·“开征房产税”已基本没戏 沪版新政“纠结”个啥 ·北京4块地昨集体流拍 土地拍卖溢价率巨降109%
·中美谋求经贸关系升级 ·发改委十日之内三谈物价 引导百姓消费预期

    面对上述数据,不少消费者把农产品涨价归因于通胀,又把通胀“归罪”于农产品。但专家分析指出,农产品涨价有其他诱因。

    李国祥分析,从宏观角度看,通胀确实引发了农产品价格攀升。但从农产品自身出发,四重因素左右农产品价格。

    首先是供给因素。李国祥认为,以绿豆为代表的杂粮价格翻番与供给偏紧直接相关。“我国杂粮高度自给。今年,杂粮产区受恶劣气候影响明显减产。我们深入产区调研,发现不少地区减产三成。”李国祥透露,减产同时,农民种植杂粮的积极性不高。考虑到杂粮没有被纳入国家政策保护范围,并且过去种植效益也不好,“很多地方生产萎缩”。

    供给不足造成农民产生“涨价预期”。李国祥称,调查中发现不少农民有惜售心理,有杂粮也暂时不愿意出手。

    此外,成本因素也必须纳入考量。“人力成本、土地租金和农业生产资料都涨了,农产品自然要涨价。”李国祥说。

    最后,需求拉动效应也是农产品涨价的诱因之一。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对蔬菜、水果和杂粮的消费需求增加了,而这一轮农产品涨价,推涨的正是上述品种。

    不过,李国祥也强调,农产品涨价也不能排除商家投机和恶意炒作行为作祟。

    数据显示,4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升6.8%和12%。上述数据的传导效应将影响CPI,这从另一侧面印证农产品并非CPI攀高惟一推手。

    “体感”被放大

    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王明权呼吁,为了减缓居民对通胀的“放大感受”,政府应该继续提高居民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5%仍然幅度不够”

    既然农产品并非通胀背后最大的推手,公众的视线自然就转移到了“信贷”上。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投资拉动模式”救中国经济于危难,与之相伴,“投资拉动”带来的通胀风险也如同始终“悬在中国经济头顶上的剑”。有专家质疑,信贷宽松导致目前通胀压力大增,并呼吁国家应该适时调整货币发放量。

    然而,并非所有专家都认同我国通胀压力已到“临界点”。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王明权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就指出,货币被大量投放,但投放的很多项目短期内看不到效益,这让CPI“显得”比较高。不过,这些项目的效益今后都会逐步显现。

    “GDP要达到8%,CPI控制在3%左右是合理的。”王明权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波动很正常。当前,CPI过低反而不是好事。目前,我国通胀压力还没有达到需要格外重视的程度。预计两三年后,通胀问题才需要特别重视。”

    王明权以农产品涨价为例分析通胀利弊。在他看来,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结果。随着农地和农业人口减少,农产品涨价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农产品涨价有益农民收入增长,甚至可以通过农产品流通环节解决大量就业。

    此外,王明权表示,随着居民收入增长,物价上涨仍在居民承受范围内。但考虑到居民日常生活接触到的消费品种类远远达不到CPI统计依据的300多种,CPI统计结果往往就会与居民感受存在“差异”。

    “举例来说,蔬菜价格上涨明显,但压力锅或缝纫机没涨价,我们不会天天去买缝纫机,所以,居民的CPI感受就因蔬菜被‘放大’了。”王明权说。

    他呼吁,为了减缓居民对通胀的“放大感受”,政府应该继续提高居民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5%仍然幅度不够”。毕竟居民对通胀问题如此“敏感”,归根到底是因为手中缺钱。(记者 刘洋)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