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 详细] |
 |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 详细] |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 详细] |
 |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 详细] |
 |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 详细] |
 |
|
|
|
|
|
|
险资"削浪"也"造浪" 险资两巨头较劲儿另有隐情 |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0/5/22 10:15:45 |
 |
>> 相关新闻链接 |
|
|
|
这轮调整中,两家保险巨头又干上了。
北京某基金经理说,“就我们公司管理的基金情况来看,5月前两周沪指在2700点附近波动时,平安仍在赎回,而国寿已开始申购。”
险资“削浪”也“造浪”
本周,沪指以一日跌百点的速度吓得众多投资者目瞪口呆。国寿的身影在暴跌之中再次显现,有消息称其近两周已向市场投入百亿资金进行“抄底”。而平安方面在本周暴跌之后也流露出入场意向,不过动静不大。
自去年以来,保险巨头们在市场的波段操作战术就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保险资金规模上万亿,一点小动作就能掀起市场巨澜,若是能了解它们的动向,跟着保险机构走,肯定差不了,”上述基金经理说,“我们这些市场一线的投资经理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多了就发现每当市场呈现一轮上涨或下跌的大趋势时,国寿和平安的反应很有意思,往往是一方先竭力赎回,随后另一方则大力申购。”
如在去年8月初大盘站上3478点高位后不久,中国平安就大举从基金市场中抽离80亿元资金,导致基金大量抛出股票,造成了指数超过20%的跌幅。但此后不到两周时间,市场即传出消息,国寿正在大规模酝酿抄底,仅一天基金申购数额就达百亿,随后市场在2700点左右企稳回升。
减仓还是加仓?尽管选择相反,但就最后的结果看,两家都是胜者——平安抛在了高点,国寿买在了低点。
此后不久的11月,又一轮趋势展开,国寿和平安继续博弈。
今年1月末,在大盘从3300点跌落的过程中,这一幕再度发生,不过国寿和平安的角色发生了“对调”。这一次国寿扮演的是“空头”,而平安扮演的则是“多头”。
最近的一次是在4月。据了解,中国平安自股市从3100点下跌以来一直顺势赎回基金,减仓避险。但自上证指数跌破2800点以来,中国人寿已开始悄然入场,重点配置了主动型基金,如股票型基金,以及银行类大盘蓝筹股。
如何解释两大保险巨头的行为逻辑?就4月行情中的操作,国寿资产某部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早在年初,公司内部对今年市场的震荡格局已有清醒认识,在一季度就通过赎回基金减仓。不过进入4月市场大跌以来,国寿未有减仓动作。
“之前已经减得差不多了,而且我们判断市场短线会有反弹,近期将维持低位震荡。”上述国寿资产人士表示,在指数跌至低位时选择逐步入场是大机构的惯常动作,国寿自然会试探性进场。
再看平安,今年初平安已经加过仓,有消息称一季度以来,中国平安的仓位最高时曾达到16%左右,随后下调了仓位比例,它一直延续着对后市行情的谨慎态度。
不过,来自基金经理的结论透露出两大机构进行对手操作似乎“另有隐情”。
“无论从资金性质还是规模上说,国寿和平安是最势均力敌的交易对手”,上述基金经理解释,“一旦市场趋势转换迹象出现,其中一方若敏锐捕捉,提前下手申购或赎回,大盘即可显现强烈振幅。此时另一方若跟随操作,市场价格已发生巨大变动,收益率就能差出一两个点来,这意味着上百亿元的收益差距,根本不可能追回来。因此若想重新占据主动,曾经迟疑的一方必然要伺机反向操作,带动基金再造一波行情。”
责任编辑:cprpw |
[1] [2] 下一页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