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15.7万亿数字不靠谱
“48%这个数字绝对不准确。”尽管高盛专家的重新解读能让国人揪起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但社科院经济学家徐逢贤今天上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高盛的数据提出质疑。
徐逢贤认为,15.7万亿元很可能是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行的所有债券、地方政府和银行贷款的总额,并不包括中国已经到期偿还掉的国债。因此不可能叠加到这个数字。
徐逢贤说,土地被地方政府作为偿还债务的手段,这部分的债务不能被算作负债计算模式以内,因为“土地是不需要地方政府偿还的”。
因此,2009年中国的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所以这个数字是不可能达到的。
此外,他解释说,地方政府扩大投资和建设需要银行的贷款,7.8万亿元也应该理解成长期累计下的贷款总额;然而地方政府每年都会通过企业的盈利和土地偿还掉这部分的贷款,因此也不能单纯地理解成负债7.8万亿。
中国不会成为负债大国
此外,徐逢贤认为,中国是一个集权型的国家,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实行得很好,因此对于这个数字,不需要担心。如果这个数字再高一点,比如说像美国、欧盟那样,也不可怕,因为中国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债务问题。
对于美国媒体提出的“中国或成负债大国”的担忧,徐逢贤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稳定,加上强大的外汇储备,只要控制好这个比例,不会成为负债大国的。
他说,2009年,美国才是负债最大的国家,中国的负债情况没有那么严重,完全在政府的能力控制之中。不过,他也强调,中国也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为了维护经济环境的稳定,还是要适当控制债务的增长。
新闻延伸
外媒接茬散布中国经济崩溃论
一向对中国经济没什么好话的美国《新闻周刊》把中国将因房产泡沫破裂而陷入经济崩溃,置于该刊预测的“2010年十大世界预测”第二位,排在“美国增兵阿富汗奏效”之后。
文章称,中国官员都警告说,新贷款和新投资中相当大一部分已成为市场上的热钱。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将崩溃,导致全球新一轮的通货紧缩。如果这时又发生银行业危机、贸易战或中国增长放慢,全世界都会听到一声爆裂的巨响。
随后,华尔街“空头大师”查诺斯也断言,中国房地产业就像“迪拜的1000倍,甚至更坏”,中国经济正滑向崩溃。
而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国际投资咨询师麦嘉华近日也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近期显著放慢,并可能在9到12个月内崩溃(crash)。麦嘉华说,中国股市反弹乏力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表明,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
而英国《金融时报》也刊文称,中国将重蹈日本覆辙,奔向日式资产泡沫。
别有用心唱衰中国为牟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赵燕京今天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华尔街有一些人专门选择做空与中国有关的股票和债券,这些人向媒体散布“中国经济崩溃论”,有“投机”的成分,造成人们的过度恐慌,从中“杀跌”,并由此牟利。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蓝庆新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散布“中国经济崩溃论”完全是国外的阴谋,因为从整个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的经济还是处在比较健康的状态,国家也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的债务危机。
蓝庆新认为,中国尽管存在一定的通胀和资产泡沫问题,但是在政府强大的调控下是完全能够控制得住的。一些外媒,总是喜欢用放大镜观察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问题,一有风吹草动就大肆炒作,对自己的危机却总是视而不见。文/陈嶒钱业记者王进雨黎史翔
部分政府和组织负债占GDP的比例(媒体数据)
中国48%
美国50%
欧元区84%
意大利118%
希腊125%
日本229%(来源:法制晚报)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