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股市近一个月来连续大跌 国际炒家对赌中国经济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0/5/21 11:53:43   
>> 相关新闻链接
·餐盒化学物质超标 东来顺败诉被处十倍罚金 ·汽车住房有降温迹象 专家担心消费增速趋降
·郭树清:建行拟年底再融资 融资规模约为750亿元 ·天价药事件:小小芦笋片 折射多少道监管缺失
·收入分配四大失衡带来经济社会风险 ·"蒜你狠"之后又现"豆你玩" 成都五谷杂粮涨势凶猛
·郭台铭:拿什么来终结“连环跳” ·富士康如何走出自杀阴影
·创业板财富新星:4新股上市13位亿万富豪诞生 ·A股年薪最高CEO排行榜出炉

  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经济短期回落幅度会有多深?是否会导致二次探底?目前,国内大部分专家持相对乐观态度。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经济增速放缓更多是基数提高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因为对房地产市场采取紧缩措施或者欧洲爆发债务危机的结果,中国经济正在稳步扩张。

  郭杰群表示,中国经济不会崩盘,因为美国经济复苏,欧洲的问题也是信心上的问题。沈明高也表示,中国经济从中长期看还是比较乐观的。

  “我个人认为大盘在2500点上下是劫后狂欢破灭的理性回归,不是二次探底。”广发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孙健波博士分析指出,“市场开始进入过渡期,等待新的增长。”孙健波博士进一步指出,这个过渡期的特征是,同比增速逐步下滑,直至与环比增长匹配,进入平稳过渡阶段。这是一个低迷的阶段,但不会二次探底。

  新华基金研究总监周永胜则表示,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要看政府如何应对。2008年出现过政策紧缩和外围经济下滑两种不利因素叠加的情况,我国经济和股市大幅回落。2008年刚刚过去,相信政府已经有经验去应对,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微观方面,上市公司盈利预期支持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金元比联基金公司研究总监徐冬博士表示,全体A股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长62%,超过市场的预期。但是随着去年基数的走高,未来三个季度企业盈利将逐季下降,但全年同比增速有望达到30%。

  政策预判

  宏观调控政策何去何从

  目前宏观调控政策方向和力度是否合适?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一个多月后,这些问题成了学界和政府考虑的焦点。

  花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目前的政策有两个选择,一是将调控政策放松一点,缓解短期经济增长下滑的压力。这种选择从中期来看,是不当的,因为原有模式下的经济增长越快,以后面临的调整压力就越大。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向前走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在服务业、基础设施行业大力引进民间投资。虽然这会带来短期经济增长下滑的压力,但是可以推动中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其表示,为应对危机,前两年政府从加大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入手,刺激经济增长。如果这种方式继续下去,会使得中国经济严重依赖房地产,风险也更大。要防止中国经济出现明显的下滑,就要在结构调整上加大力度,刺激房地产之外的投资增长,在这方面做得越多,中国经济增长放慢的可能性就越小。近期政府推出的鼓励民营资本投资的措施,就是举措之一。

  沈明高表示,目前国内的流动性宽松的情况并没有改变,一方面,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另一方面,按政府目标,今年将新增7.5万亿贷款,贷款余额同比将增长18%,加上去年部分已经贷出去的款还没用,今年的流动性比去年的还要松。流动性存在,不是冲击资产,就是冲击其他地方。如果因为担忧短期经济增长放缓,调控政策退回去,那么原来的有关泡沫的担忧就会重新出现。

  不过,沈明高表示,房地产调整不应采取直接限制需求的“堵”的办法,而应疏,一方面,要增加投资渠道,让资金离开房市后,另有去处;另一方面,从房地产需求来讲,可以采取征收“空置税”的方法,促进房市分配效益。

  孙明春表示,虽然4月份数据显示出经济基本面稳固,但数据也表明政策组合不恰当,在没有紧缩公共投资的情况下大幅紧缩信贷是主要的风险,这会阻碍中国经济目前的低通胀型增长。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开始显现,而且如果短期贷款以及对制造业部门的贷款继续被挤出,预期私人部门融资成本的提高将加剧2011年CPI通胀上扬的风险,2011年的 CPI通胀可能会远远高于预期,从而对中国人民银行造成更大的紧缩压力,让经济更加失衡。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