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宝芝 通讯员 李晓彬) 宝钢大舞台上吴桥杂技引来掌声如雷,博成路上常山战鼓雨中激情演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各国游客笑脸绽放……5月14日至5月18日,短短的5日,从陌生到熟稔,从遥远到亲近,在堪以“浩瀚”形容的本届世博会中,河北用不到一周时间,集中精彩展现了“河北魅力”。
臻于完美的智慧表达
“全省上下都要把参与世博会当作大事,当成一件关系到全局的事,坚持高标准、高水平展示,要让世人感觉到河北确实是个好地方,确实能干事,干大事,干成事,干好事。”省长陈全国在我省参与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启动之初的谆谆叮咛犹在耳边。
北京周、天津周的精彩呈现在前,河北,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走上世博大舞台;河北,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
“要高标准参与上海世博会,高水平展示河北形象。”秉承这样的共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北参与世博的各项工作,尤其是河北周期间的各项活动,从主题场馆建设到活动方案设计,从文化展演节目的遴选推敲到经贸洽谈活动的安排策划……由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崇勇担任组长,省贸促会、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商务厅、省旅游局、省外宣局等18家我省有关部门组成的世博工作领导小组全盘联动、全力以赴。
也曾有过取舍留存中的遗憾。“文化展演策划案初稿2008年4月就已出炉,两年多时间里,7次大范围调整,直到河北周开幕前,方案仍在细化。咱河北的宝贝和绝活太多了,很多内容都是在遗憾中舍弃。”负责文化展演总体策划的省文化厅艺术处调研员贾占生说,由于受舞台或场地限制,诸如“车技”、“蹬伞”等招牌杂技节目都未能亮相河北周。“但可以说,能登上河北周舞台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
对于家乡的热爱与自豪,对于世界的渴望与参与,河北周每一个活动的精彩亮相,都饱蘸河北人的激情与智慧。河北周上那些不息的掌声,正是为这臻于完美的智慧表达而喝彩。
超越语言的文化召唤
庆典广场文艺演出“京畿神韵·多彩河北”;踩街巡游表演“京畿神韵·激情河北”;宝钢大舞台杂技主题文艺演出“京畿神韵·魅力河北”;世博会河北民间工艺展示“京畿神韵·神奇河北”。河北周期间,四大主题文化展演令无数国内外观众倾倒。
曾获法国巴黎“明日”与“未来”国际杂技比赛的金奖、省杂技团的“王牌”节目——《地圈》每次亮相,都能博得一片惊呼和爆棚的掌声。“最高的那个钢圈得有两米多高吧,这太难了,太精彩了!”宝钢大舞台内,每一场杂技主题文艺演出都观众爆满。《跳绳》、《巧耍花坛》、《转碟》……精彩节目让观众眼花缭乱。
蔚县剪纸、曲阳石雕、乐亭皮影、武强年画……“从没想到河北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真是美不胜收。”国内观众在喝彩;“太神奇了,这是我见过的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国外观众在惊叹。短短5天,仅参观宝钢大舞台河北传习区的游客就达5万人次。少有人知的是,这19个走上世博会的民间艺术代表项目,是我省从56个门类的独特艺术品种中精选而出的,其中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近十个。
有人发现了河北文化展演的与众不同:几乎没有语言类节目,少有主持人大段的推介与说明,唯一有台词的表演还是唐山皮影那出英文对白的《大闹天宫》选段。“世博是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我们精选的文化展演项目,都是不用语言沟通,就能引发各国观众共鸣的优秀艺术形式。”据我省项目策划人员介绍,这些超越语言的表演和展示得到了各国游客的认同,中英双语的介绍彩页一时成为国外游客争抢的“宝贝”。
穿透国界的发展引力
在长信宫灯上,人们看到了河北古已有之的惊世创造力,更在日新月异的河北城市图景中,看到了这片热土迸发的惊人发展力。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由省商务厅牵头,省发改委、外办、工信厅、旅游局精心组织,世博期间河北的经贸招商活动,巧妙地把推介“京畿之地”区位优势,展示河北城市名片、产业名片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
德国麦德龙、美国普莱克斯、法国威立雅税务、美国非斯卡、日本丸红等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来了;上海绿地、运盛实业等51家国内500强及行业500强企业来了;英中贸易协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日中经济协会等36个国际商协会及经贸代表团近300名客商来了。在上海,这个中国最具国际化的城市,在世博,这个最具凝聚力的大舞台,一个更开放、更包容、更具活力的河北,吸引了世界客商的眼光。
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首日,我省在上海举行河北投资合作项目洽谈会暨签约仪式。仅当天的洽谈会现场签约项目就达24个,其中半数为外资项目,总投资6.4亿美元,协议外资4.6亿美元;国内合作项目12个,总投资138.6亿元,协议引进域外资金106亿元。
京畿之地、沿海大省。河北周的大幕渐落之时,一扇面朝世界的河北之窗已然打开。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