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楼市新政"满月"观察:媒体密集评论 政策力度空前
来源:中新网  更新时间:2010/5/14 14:18:36   
>> 相关新闻链接
·亚洲另类职业薪酬排行 瑜伽大师年入57亿美元 ·透视赛迪事件:企业上市就是一个说故事的过程
·调控刚开始 房价跌三成是目标? ·工信部称落后产能不得异地重生
·央行首次表达有意改变目前汇率形成机制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企业与地方经济对接是
·曹妃甸:新能源车“炼金术” ·工商总局:外企资本达3千万命名可用"中国"字样
·北京消协炮轰电信高资费 称固话月租可降50% ·股指期货启动后的急跌套牢小散 居民投资意愿下滑
    新“国十条”出台一个月来,伴随着政策出台的媒体评论一直不绝于耳。从楼市新政出台前,密集报道楼市价格飞涨的现象及海外解决百姓居住问题的办法,到新政出台后,冷静观察政策实施效果求解楼市稳定发展良方,多家中央媒体的声音主导了国内舆论的基调,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推动政策出台和稳定消费者预期的作用。

    媒体密集评论

    新华社“六连评”掀波澜

    从3月28日到4月2日,新华社以每日一评的速度接连播发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评论文章,力度罕见,一时间掀起国内媒体关注热潮。

    3月28日,新华社播发题为《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的文章。文章中指出,透支未来的卖地财政,决定了房地产市场难以持续,更意味着依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发展难以持久。

    3月29日,新华社播发题为《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的评论。文章中指出,地方政府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不能再沉溺于地产投机所带来的“人气”和“财气”当中。

    3月30日,新华社播发题为《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的文章。文章指出,房地产业需要公开的不仅是开发成本,而且开发过程涉及的所有审批环节都应该彻底公开。全面挤压腐败的空间。

    3月31日,新华社播发题为《疯狂的房价叫板土地招拍挂》的评论。文章称,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现有的土地招拍挂属于供给垄断和需求竞争型。这种供给垄断与需求竞争并存的模式,必然造成需求方恶性竞争,导致地价不断暴涨。

    4月1日,新华社播发题为《“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的文章。文章称,仅凭所谓“经营城市”的口号,通过“收储土地”和高价拍卖,转手就能获得巨额收益。更何况,房地产开发当年就能见效,对GDP的“贡献”显著。如此情况下,又如何寄希望于地方政府主动控制房价?

    4月2日,新华社播发题为《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的评论文章。文章写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行政调控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应该让符合市场规律、可灵活运用的税收杠杆发挥更大作用。指出,税收杠杆不仅是国际上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经验,而且在我国以往对房地产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外很多国家,物业税的实施有效抑制了炒房,并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来源;在我国,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等税收政策的调整,已经作为信号在引导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事实证明,合理利用税收杠杆的确可以在房地产调控中收到良好效果。

    多家中央媒体跟进,全面关注楼市话题

    4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播报《日本年轻人:租房住也幸福》的新闻。新闻中报道称,最近,一家日本知名网站的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日本年轻人认为幸福和是否买房没有关系。相反,很多人认为,租房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自由灵活,学习和事业发展的机会更多。

    4月4日,央视《新闻联播》再度播报《面积小价格低纽约小户型受青睐》的新闻。报道称,在纽约,你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小户型公寓房,大的四五十平方米,小的不到20平米。这种公寓房所有的生活设施都在同一个空间内,紧凑实用。

    4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播报《美国政府多措施促房价稳定》的新闻。报道称,在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房价稳定。为满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美国一些地方政府规定,每个住宅小区在规划和建设中,必须将一定比例的住房留作低价房。美国政府通过严格贷款程序来遏制房产交易中的投机行为,对居住型和投资型的房产交易,实行不同的贷款利率。

    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是否取消房地产预售制》的文章。文章中写到,商品房预售制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促进了住房的市场供应,成为我国新房销售的主要方式。但是近年来商品房预售制度饱受诟病,甚至被认为是导致楼市秩序混乱、房价飞涨的“帮凶”。两会期间,多份提案议案建言改革或取消房地产预售制。是去还是留?关于商品房预售制命运的讨论再次展开。

    4月7日,《人民日报》再度刊登题为《住房制度改革要不要大幅调整?》的文章。文章中问到,1998年,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为标志,我国开始了以住房商品化、社会化为目标,以停止实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为主要手段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时至今日,为什么会出现深化房改、甚至“二次房改”的呼声呢?

    4月9日和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接连发布两篇评论,题为《征收房产税是遏制房价上涨的有力手段》和《住房保有税能否抑制高房价?》,关注征收房产税对遏制房价飞速上涨的作用。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