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10年6、7月份的CPI翘尾因素是全年最高的月份,同时近期食品价格又重回上升趋势,近期物价会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专家认为,由于近期食品价格重回升势,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短期物价上行压力不可小视。
食品价格上涨超预期
“4月CPI超预期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超预期。”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说。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食品价格和居住支出价格分别上涨5.9%和4.5%,在当月CPI上涨的2.8个百分点中,分别拉动上涨1.9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两者对CPI的影响程度达到93%。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当前推动CPI上扬的直接因素主要来自蔬菜、鲜果等食品类价格的上扬。受干旱、低温等不利的天气影响以及生产资料和运费等成本价格推动,4月份,我国蔬菜类价格同比上涨24.9%。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食品价格推动,进口原油价格上涨也对物价上涨推波助澜,原油价格涨幅处于高位,致使4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达到1.3%。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强调,无论是相对于当前我国投资、消费等总需求的回暖而言,还是与经济复苏过程中的国际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目前我国物价上涨水平是温和平稳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表示,通胀预期正呈现“显性化”趋势。一个突出的特征是,4月物价环比涨幅一改今年前几个月低于历史均值的现象,开始高于历史均值,特别是非食品价格。
短期物价上行压力较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由于2010年6、7月份的CPI翘尾因素是全年最高的月份,同时近期食品价格又重回上升趋势,加上4月份PMI中的购进价格指数上升达到7.5个百分点,这些都表明近期物价会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
央行10日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国内劳动力价格趋升,资源环保成本加大,也可能影响价格水平。总体来看价格上行压力相对更大,价格稳定的潜在威胁有所增加。
祝宝良表示,在巩固经济回升基础之时,处理物价问题相当棘手,这印证了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复杂局面。“从技术角度看,下半年CPI翘尾因素影响将减弱。只要我们按照中央部署,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全年把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是可能的。”盛来运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