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盖特纳突访中国背后的真实意图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4/13 11:33:22   
>> 相关新闻链接
·李毅中:继续实施鼓励消费政策 ·李毅中“泼冷水”:工业回升不等于形势根本好转
·胡锦涛:人民币汇改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 · 千元以下3G“入门机”乍现市场
·中汽协预警产能过剩 ·房产税能成楼市“败火”药?
·“3540”人员自主创业可获千元补贴 ·龙永图: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
·河北文化产业,如何张开金融之翼翱翔 ·河北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一年半来首破50%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美国一改前期对中国的强硬立场,转而采取柔性政策,组合成了先强硬后怀柔的对华战略。汇率改革,是任何主权国家自身的事情,扩大内需,最根本的还是为了能够加快经济再平衡的调整进程。我们应直面而不是回避这场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过程,更加注重以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上周四结束对印度的访问后又转访了北京。有学者认为,盖特纳这次造访中国,主要是想和中国领导人商讨人民币汇率问题;还有学者认为,是在为即将于5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第二次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营造良好氛围。以笔者之见,盖特纳这次访华,虽说是体现柔性政策,但对美国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与经济意义。

因为减排承诺、贸易摩擦、对台军售、谷歌退出中国内地和奥巴马会见达赖等事件,中美关系从去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后急转直下。世人不免猜测,随着金融风暴消散,全球经济复苏,从危机处理和国内事务中逐渐脱身的奥巴马,在国际问题上会否从谦卑转向强硬,从强调多边合作变成倾向单边推进?两年前的金融危机,突显了“中国模式”的优势,不断崛起的中国,今后十年会否仍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低姿态?从去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以后美国对中国一系列挑战可以看出,在美中关系的互动中,美国基本上处于主动和强势。在中国专注于国内发展,在国际事务中低调从事,不会挑战现行国际体系的今天,美中关系能否平稳发展,主要看美国如何行事。当然,如果美国在中国最关切的核心利益上频频出手,挑起事端,美中关系便难免出现重大波折。

不过,近一个月来,在中美高层官员频繁的积极互访和交涉沟通下,至中国政府宣布胡锦涛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二轮核安全峰会,两国关系又呈现了回暖迹象。几天前,美国宣布推迟决定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接着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主动打电话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沟通,然后就是盖特纳突访北京。尤其是奥巴马在和胡锦涛主席电话沟通时表示,美方理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希望双方继续努力,通过对话妥善处理双方有关关切,促进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和平衡发展。并且进一步表示,双方应共同努力,确保即将举行的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积极成果。

可以说,美国一改前期对中国采取的强硬的立场,转而采取柔性政策,从而组合成了美国先强硬后怀柔的对华战略。这种战略,美国早有先例。当年对付日本,也是玩的这一套,使得日本人最终在广场协议上痛快签字,最终导致日元大幅升值,产生了泡沫经济危机。由此可知,盖特纳访华这种示好的战略,不是美国战略的终点。很显然,美国会在核峰会结束后,利用5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次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6月在加拿大召开的G20峰会,还会继续向中国施压人民币升值和敦促中国扩大内需。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目的大家早已明晰。而敦促中国扩大内需,至少可以给美国带来如下好处。

首先,可以平衡全球经济增长。2006年以来,全球不平衡状况日益加剧,一边是美国的大量经常项目逆差,另一边是中国、日本、俄罗斯以及其他石油生产国的大量经常项目顺差。在全球进入后危机时期后,美国始终在拿“经济再平衡”来不断敲打中国。

其次,可以分担美部分金融危机压力。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局面下,中国的崛起很容易被解释成美国衰退的诱因。因此,很多美国人更容易相信,似乎是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财富。所以,美国政界也必须发出相应的信号,例如将金融危机责任转嫁给中国等。随着中国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实施,美国人认为,无论从投资、消费还是贸易途径,中国的做法都能缓解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

再次,可以减小美国的贸易逆差。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就明确说过,解决中国扩大内需问题,可以经由几种可能的途径。譬如使中国对美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如此一来,减少下来的资源,就可能有更大比率供中国人尤其是农村的中国人使用。与此同时,必然透过国内需求,包括民间消费、投资与政府支出来抵消国外经济成长的萎缩。同时,透过国外资源的引入,使中国公共建设的硬件提供逐步优良,更能使民间消费特别是农民收入或资产增加。笔者认为,中美贸易格局的逆转,是当前形势下美国政府迫切向往的。尤其是今年3月中国出现了72.4亿美元贸易逆差,终止了自2004年5月开始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的消息,这也应该是盖特纳此次柔性姿态的一大背景。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不论美国先强硬后怀柔的对华战略意图多么明显,就中国政府而言,人民币汇率改革还是要坚持走好自己的路,正如日前美国前财长鲍尔森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对话时所讲的那样,汇率改革问题,是任何主权国家自己做的事情;对于扩大内需言,最根本的还是为了能够加快经济再平衡的调整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应该直面而不是回避这场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过程。在下一阶段,将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另外,通过抑制过剩产能、推进低碳经济模式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来积极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 勇)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