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时间距《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出台恰好一个月。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明确金融部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新政将使“久旱盼雨”的文化企业迎来“资本春雨”,也为致力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河北提供了鼓荡金融之翼腾飞的良机。
给“特殊”的文化产业以“正常”的金融支持
正是春风吹皱一池春水的时节,在位于唐山市南湖生态城的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施工现场,建设中的唐山陶瓷展馆也已进入收尾阶段。
在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挑战面前,河北文化产业出现了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初见成效,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建成,一批知名文化品牌正在形成,《柏坡交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大境门》、《为了新中国前进》等佳作频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对于河北文化产业而言,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春天。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今年3月8日,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成为结合当前文化领域改革发展需要而制定的我省第一个由省政府发布的文化产业规划。
“河北文化产业尚处在培育和发展的初级阶段,正是需要大力投入的时候。”国家一级编导、省文化厅副厅长边发吉说,“目前的资金量相对于亟待发展的河北省文化产业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文化,不仅是国家腾飞的软实力,也是科学发展的硬支撑。社会发展规律证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其居民的文化支出总量将呈现爆发性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幅度都在15%以上,远超过GDP的增长幅度。但目前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突出的是融资难问题,它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去年国家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到了加大文化产业投融资扶持力度等问题,但它对金融全面系统支持文化产业以及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如何协调统一的行动等重要问题,并未做出进一步说明,这是此次《指导意见》出台的动因。”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造成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力度长期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有关专家认为,文化产业的第一大特殊性就是轻资产,传统的资本和金融支持一般都是以实物资产作抵押,但文化产业企业固定资产有限,再加上金融机构对创意、版权、知识产权这些无形资产很难进行公正的评估,文化产业所得到的融资支持必然也有限。中国文化产业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文化产业企业普遍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来,尽管其资产方面符合上市要求,但是历史要素方面可能不符合。
给“特殊”的文化产业以“正常”的金融支持,是《指导意见》的一大亮点。对于致力于大有作为的河北文化产业而言,破解融资瓶颈至为关键,而抢抓国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新政的良机,尽快实现金融支持真正落地生根,则显得尤为迫切。
让金融创新填补文化产业发展短板
“中小企业贷款难,搞文化产业的中小企业想贷款更是难上加难”,省会一家动漫制作公司的总经理告诉记者,“我们没有大的厂房、设备可以抵押,有的只是创意这样的无形资产,然而在银行看来,一打创意还不如一块砖头牢靠”。
《指导意见》的出台,使这一尴尬局面有望得到缓解。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离开文化企业的壮大。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文化产业由文化事业脱胎而来,明显地分为“国家队”和“民间队”:前者为行政划拨,资产体量大、质量好,但现代企业管理的动力不足;后者由民间投资自发形成,拥有先进的媒介形态和商业模式,但苦于块头小,缺乏资金,外部环境较差。
正是基于此,《指导意见》明确了对文化企业各个阶段的金融支持政策,既有对初创期企业的资金支持扶持办法,也有对成熟期文化企业的优惠措施,贯穿了文化企业的发展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出台的扶持政策中,提出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授信模式、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并购、培育文化产业保险市场等政策,属于机制上的重大突破。
《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有效的信贷投放。金融机构要根据文化企业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融资租赁等贷款品种,建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逐步扩大收益权质押贷款的适用范围。对于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文化企业,鼓励商业银行以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对于处于文化产业集群或产业链中的中小文化企业,鼓励商业银行探索联保联贷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
完善授信模式,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根据不同文化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灵活的差别化定价机制,科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要充分考虑文化企业的特点,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制度,建立专门针对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的考评体系。要增强服务意识,设立专家团队和专门的服务部门,主动向文化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要积极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为文化消费提供便利的支付结算服务。继续完善文化企业外汇管理,提高文化产业贸易投资便利程度。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票据等方式融资,探索开展文化产业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试点,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积极进入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文化业态。
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指导意见》要求各保险机构根据文化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企业需要的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开展信用保险业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针对文化出口企业的保险服务,积极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
用金融服务锻造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远到巴菲特的《华盛顿邮报》,近到创业板的华谊兄弟,都是文化产业带来的财富传奇。
对于一个区域而言,从纽约到伦敦,从巴黎到东京,国际化大城市的标牌上无不深深地刻着“文化中心”的字样。
高投入、高产出的文化产业,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有力支持。对于河北而言,如何准确度量金融与文化之间的距离,搭建文化与金融之间的桥梁,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河北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路上,理应树立起一个个加强金融服务的着力点。
加快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的信贷产品,势在必行。招商银行以无第三方担保的方式,为华谊兄弟的电影《集结号》贷款5000万元,开创了国内银行无担保贷款影片的先河。河北银行业界应积极借鉴各种经验,加快推出适合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信贷产品。此外,政府也可以通过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安排融资贴息、担保等方式有效补偿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达到鼓励银行向文化产业项目融资的目的。
支持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的资本运作,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先后有10多家文化企业上市融资,2008年至今,又有多家文化企业提出上市融资计划,华谊兄弟首次登陆创业板,已为中国百姓家喻户晓。对于河北有实力、有潜力的文化企业集团应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一定扶持,加快其上市步伐,拓宽融资渠道。对于暂时不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应鼓励进行上市之外的资本运作,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并推进产权结构多元化改革,形成多元化投入和发展的格局。
提升文化产业投融资中介服务功能,势在必行。实现文化产业投融资顺利进行,还应着力提升中介服务功能,实现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顺利对接。首先,要形成河北的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机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为重点文化品牌、项目建设、文化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其次,应成立知识产权专利评估机构,提供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服务,为银行信贷、无形资产入股、转让等提供专业咨询,积极发挥无形资本的融资功能;第三、依托河北产权交易中心,设立知识产权交易专业部门,为知识产权拍卖、信息发布等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为文化企业充分利用手中的无形资本进行融资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