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形成与曹妃甸、渤海新区三足鼎立之势,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极。”4月5日,正拔地而起的邯郸冀南装备新城内,一位工作人员对发展满怀信心。
特种管材生产基地项目正投资69亿元的新兴铸管在紧张施工;同期开工的年产200套液压系统和相关配套产品生产线项目、年产6.5万吨陶瓷耐磨材料项目工地上,也是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规划图上显示,冀南装备新城东起成安县商城镇、西至峰峰矿区新坡镇,东西长26.5公里,南北纵深7公里,规划总面积150平方公里。
在邯郸人眼里,这是一座集聚邯郸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力量的“平台”。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邯郸把改变“一钢独大”的突破口选定在培育“钢后”产业,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第二大支柱产业上。
“这里有大片可资利用的工业用地,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支撑条件优越,完全有条件建设一条对邯郸未来发挥巨大作用的工业长廊。”
据邯郸市有关部门介绍,2007年以来,冀南装备新城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引进项目112个,总投资220亿元。其中,投产项目42个,完成投资32亿元;在建项目65个,完成投资21亿元。随着一大批新项目落户冀南装备新城,装备制造业项目规模聚集效应开始显现。
以此为平台,邯郸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管、件、机、车、罐”五大类拳头产品,新兴铸管产能亚洲第一,标准件占有全国40%的市场份额,棉机、纺机、煤机、矿机和专用车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实力。
“以这样的速度发展,到2013年,新城将累计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实现产值600亿元左右;到2020年,将建成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生产布局合理、保障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优良的新城区。”新城管委会负责同志期望,装备新城尽快在全省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和全省产业聚集、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新经济增长极。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