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已达1亿 不懂农事向往扎根城市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新时间:2010/2/12 10:19:35   
>> 相关新闻链接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揭晓 ·香港今年底或推出数码音频广播
·中钢协:三大矿商借垄断欺压中国 ·文强案庭审曝重庆警界13年间权财勾兑潜规则
·09年进口花费超200亿美元 中国大豆的选择难题 ·你被忽悠了吗? 八大热门却不靠谱项目揭秘
·神木医改不仅仅胜在“不差钱” ·央视新址建设办公室名列2009年度安全生产黑名单
·袁隆平:生物技术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出路 ·二代身份证上的四处语病都没发现?

    “什么时候我的工资袋也能装得满满的?”

    北京六环外顺义区赵全营镇,从首都国际机场起航的飞机轰鸣而过,一个占地面积不大的开发区坐落于此。

    阿光说他第一次过来的时候,差点没找到地方。现在,他的妻子在这里的一家模具厂做模具抛光,而他去了另外一家更偏僻的工厂当模具钳工组组长。

    “1月26号到29号这几天,为了赶工期,我总共休息没超过20个小时,最长从早上8点干到第二天早上9点。”阿光说,这都是为了给朋友新开办的工厂尽力帮忙。由于天气寒冷,加上天天和冰冷的钢铁打交道,他手上生了冻疮,脚上也长了水泡。

    不过对于已经“出道”十年,有过40个小时不间断工作经历的阿光来说,这样的劳动强度并不算什么。

    1999年,18岁的阿光在湖南衡阳老家读完中专,像很多湖南的农民工一样,选择了南下广东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东莞市的一家模具厂做学徒,每个月250块钱,还要被扣去20%的“培训费”,加班费是1个小时8毛钱。

    头一个月发工资时,工厂里有的老师傅拿到了五六千元现金。阿光说他当时就在想,“什么时候我的工资袋也能装得满满的?”

    梦想的实现比想象中来得要快。一年半后,“学成出师”的他去了另外一家工厂,月收入一下子涨到三千多。后来,从东莞到惠州,再到珠海,他换了好几份工作,并于2009年5月份来到北京,现在月工资有五千块钱。

    这么多年的打工经历,让阿光明白要想成功“一定要舍得吃苦”。他至今记得在珠海工作时一位台湾老板说过的话:“我现在可以说什么都有了,但每天睡觉不超过6小时。”谈起那些靠个人奋斗脱贫致富的朋友,阿光总是显露出敬佩的神情。

    阿光曾经介绍一个表弟去工厂做学徒,可表弟对天天扫地、擦机床的工作很有脾气。他说,自己当年厕所都扫过,如果连机床都不会清洗,以后怎么去设计和制作模具呢。

    “现实就是这样。”这是阿光看了电视剧《蜗居》后的感受。他认为相对于比较现实、没办法创业的老一辈农民工,自己仍然有改变现实的勇气。

    和十年前相比,接近而立之年的阿光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肩上有了更重的担子。现在,他的理想是“多赚钱,当老板”。回家过完春节后,他将前往重庆和以前的工友一起合伙创业,“人生多磨难,创业没成功的话,大不了干回老本行”。

    至于以后在哪里安家,阿光说他不会回农村老家,但也不想呆在大城市,可能会考虑在县城安家。

    返乡过年的前一天,阿光和妻子一起来到顺义城区买东西、理发。花了200多块钱,妻子平生第一次把头发给烫染了。也许两天后,“留守”在老家的两个孩子见到她时,一下子会认不出这位从北京回来的“新妈妈”。

 “留在北京可以寻找机会”

    “毕老师”———同事们现在见到刘青,喜欢这么称呼他。在这家防盗门企业的元旦联欢会上,刘青和几个同事表演了一个节目,模仿的是去年央视春晚的小品《不差钱》,他扮演的正是“毕老师”。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刘青还远远谈不上“不差钱”。他给自己制定的规划是要抓紧时间赚钱,以后在北京长期发展,在北京买房安家。

    老家在河北张家口市康保县的刘青出生于1987年,16岁初中毕业后,家里供不起他上学,于是来到了北京。第一份工作是做电工学徒,每个月800块钱,做了两年,后来又干过送货员。

    “刚来北京的时候,什么都不懂,老想回家。”刘青说自己19岁到22岁时,感觉力量很薄弱,也没什么理想。

    那时的刘青,爱喝酒,一喝就到烂醉,还闹事打架;曾经学过一个月的电焊工,嫌太累太脏;也找过其他工作,觉得工资太低。2006年,他进入北京亦庄的一家防盗门生产企业,从学技术开始做起,现在已经当上了副班长,一个月挣3000块钱。刚过22岁的刘青主动向公司申请去做市场销售,因为他觉得那更有发展前途。

    “22岁后的转变是社会逼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混日子了。”对于未来,刘青“很有信心”。在Q Q个人说明上,他写道:相信只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都是美好的。

    满怀憧憬的刘青,像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一样,喜欢上网,喜欢把自己装扮得酷酷的。不过,刘青觉得自己和那些“干上一段时间就不想干了”的年轻人不一样,他会朝着现在的方向专心做下去。

    上网时除了看新闻,刘青特意加入了销售人员聚集的Q Q群,以便和其他人交流经验。他还抽时间看一些关于管理和人际关系的书,比如《感谢折磨你的人》之类。

    通过网络,刘青认识了在北京八里河卖油画的女朋友。他说,现在的这个女朋友花钱节省,也很理解他,不像之前在厂里认识的一位女孩,太能花钱,还要求必须有房才和他在一起。

    不过,刘青最大的心思还是在事业上,“现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钱都可以投入到事业中,而结婚压力太大,等什么时候有钱有事业了再结婚也不迟”。

    春节将至,刘青不打算回老家过年。他说:“老家什么发展余地都没有,不经常在外面转,就不会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春节留在北京的话,可以寻找机会。”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