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上海 财经评论员)
广西将选择南宁市作为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试点城市。这一消息见报后,顿时赢得了舆论的广泛喝彩,普遍认为这一措施击中了房价上涨的要害,这种釜底抽薪式的动作将使房地产开发商的生存都受到威胁,房价无疑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有关取消预售房制度的说法,曾经在市场上出现过多次,但几乎每一次都是“光打雷不下雨”,没有真正的动作。这次广西“打雷”之后是否真的会“下雨”,还有待观察。预售房制度能够在房地产市场上经久不息,愈演愈烈,自有它的道理———预售制度不仅开发商需要,消费者也是欢迎的。
商品房预售制度是一种对买卖双方都有利可图的销售方式。楼市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十分巨大,房地产开发商固然可以通过银行信贷得到资金支持,但却需要付出利息成本的;而商品房预售则可以让开发商提前回笼部分建房资金,把资金盘活,有利于工程的后期推进。而就消费者来说,在房屋建设还没有竣工的时候,提前向开发商支付房款,也是一种符合经济理性的活动,因为进入预售的房子都是期房,其价格通常会比现房低,消费者由此可以省下一笔买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财务压力。
但是,这种预售房制度在实践中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开发商向消费者交出的房屋与当初预售时出现了面积缩水、小区环境变更等问题,延期交房的事也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一些开发商将已经预售的房屋再次预售,甚至可能携款失踪,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很大的损害。按理说,任何经济活动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商品房预售也不例外,但是从目前的市场实践来看,这种风险的承受者只是消费者单方面的,开发商只有单方面的获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但是,这不是预售制度本身的错,究其原因只能说预售制度在监管环节上有缺失。政府要为这种预售制度搭建起监管的平台,使消费者权益受到切实的保护,而不是因噎废食,以为将这种制度一刀砍去就万事大吉了。
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可谓居高不下的房价与民众实际购买力产生了严重的脱节,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遏制房价的上升趋势。但是,取消预售房制度并没有切中眼下房地产市场的真正要害。目前,一些开发商基于房价不断上升的现实,采取了捂盘惜售的销售策略,期望用拖延销售时间来换取更大的利润。因此,政府正致力于打击这种“囤积居奇”的恶劣行为,督促开发商把房子早点销售出去,这也是消费者的普遍期望。但是,取消预售房制度将使开发商的捂盘惜售得到更充足的理由,只可能加剧楼市的供需矛盾,对房价所起的反倒是助涨作用,实在不值得提倡。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