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依赖症危机
2008年有个让全社会都揪心的产业—房地产业。一方面,消费者因房价太高而买不起房子,齐声谴责房地产商心太黑;另一方面,房地产商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获取永不消失的高额利润,死也不降价。为此,双方至今甚至到明年都将一直僵持不下。
但在国家金融政策从紧、全球金融海啸等因素的影响下,房地产商的日子过得日益趋紧。原来一片繁荣景象的楼市在2008年迅速急转直下,成交量急速萎缩到崩溃的边缘,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危机不断升级。于是,房地产业的企业家们开始蹦出来,大声吆喝:政府赶快出手救楼市,否则中国经济可能崩溃!
此后,许多房地产业的企业家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游说政府出台利己政策。在这场多重博弈和严峻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10月22日,有关政府部门终于联手推出了多项刺激楼市的新政。在消费者反对救市的呐喊声中,房地产商似乎如愿以偿。不过,至今楼市依然没有出现重大转机,市场依然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
其实,这种长期依赖政策保护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房地产业及其企业家的身上,其他很多产业都有,如加工贸易等领域也很严重,一旦优惠政策调整或撤消,企业就没法做下去。
为此,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认为,转变思维方式是过去中国企业成长中面对的一大障碍,即由于政府管得太多,所以许多创业者从一开始就学会了和政府打交道。但现在,中国企业必须真正学会自己在市场中生存,从依赖于政府关系赚钱转向真正依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赚钱。
中国企业家需要从政策依赖症中解脱出来,否则企业的生存危机可能永远深不见底。
不容再忽视的价值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冲击无可避免。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如果中国企业要在未来全球经济大格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就需要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否则很难被世界接受。这就要求我们的心态和境界都必须做出重大调整。
因此,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认为,未来五年到十年对中国挑战最大的是价值危机。“如果价值取向底线出了问题,那不是学习西方技术,也不是我们管理创新和流程再造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好好反思。”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很多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企业家们也积累了很大财富。但在这个发迹过程中,因为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很多企业家及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打过N次“擦边球”,甚至很多人至今还以此为荣。项兵告诫说:“如果这种心态和作风落入非常之风,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就会一夜倒塌。我们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要发自内心,才能跑得更远。”
中国企业为谁而战?这在若干年前可能不是企业家要思考的问题,但现在值得我们反思。项兵认为,只有价值底线获得认同后,我们才能去谈价值取向。“未来五年、十年,我们最大的挑战是价值链接。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我们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中国花N年时间在全世界创造的商誉也可能受到重创。”
中国企业家及其企业需要有勇气迈出这一步!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