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攻坚,突破。这组关键词,为石家庄现代服务业的年终回望带来 “向好”。
这是一场不见浓烟的战役,也是一场发力高端、再造发展新优势的路径选择。2009年以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进,伴随着全市“三年大变样”的鼓点,呈现出更加强劲的“发展气场”。
2009年3月,是我市服务业开始迅速发展的真正起跑点。3月25日,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并确定了领导机构和保障措施。于是,总部经济开始形成气候,商贸业大项目开工或建成,现代物流开始密织网络,多年传统市场升级为现代化大型商务区……对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给予的“特殊待遇”,现代服务业以硕果累累的成绩进行了回报。
“20+X”工程
为提升服务业整体服务功能和档次,改善城市形象,我市在2008年谋划确定了2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其中包括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的正定国际小商品城、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的药博园、建筑面积l6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和希尔顿、香格里拉五星级酒店等重大项目。2009年,对这些商贸项目进行了补充。对投资5亿元人民币以上、3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继续纳入重点服务业项目,统称为“20+X”工程。
正定国际物流园
2009年5月16日,作为正博会配套设施的河北正定国际物流园开工奠基,园区建成后将成为集商品运输、仓储、配送加工、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社会化物流服务基地。据介绍,该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北方最大物流园区。
正定国际物流园项目分国内物流园区、国际物流园区和仓储园区三期建设。被列为河北省第三批重点产业支撑项目,也是石家庄市重点扶持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构筑大型化、集约化、信息化的配送中心和配送体系的重要载体。
南三条升级改造
2009年7月份开始动工,总投资1.5亿元,首先从外观整改入手,推进商城外立面改造升级,改善市场消防交通秩序,改造市场道路,打造大经街商业步行街,促进市场业态升级。此次南三条的升级改造带来的将是一次质的飞跃,完成从市场集群向街区集群的转型,实现由“批发+零售”的商业模式向“展示+零售+餐饮+娱乐”商业模式转变。改造后的南三条批发市场,将转型为集购物、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功能完善、繁华亮丽的现代化中心商业区。
这一年,总部经济让城市光彩照人
伴随着发展现代服务业举措的落实,我市总部经济今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东亚银行已确定入驻桥西区,给桥西规划中的金融“总部经济聚集区”再添一个重量级机构。河北港口集团也把总部设立在石家庄,成为河北钢铁集团公司总部正式“落户”石家庄后,又一家区域资源整合后的大型集团总部落户石家庄。2009年在我市落户和开办分支机构的企业总部,还有中石油河北销售总部、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服务中心等。
众多名企将总部设在石家庄,为城市形象“加分”。除了这些知名大企业,一批位居城市边缘的企业纷纷移向城市中心,把企业总部,包括销售、研发、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部门搬进了省会板块。河北四方通信公司厂址在城市东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但把企业管理和研发部门设在了位于市中心的开元广场。
发展总部经济是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日前出台的《关于优化省会产业布局促进项目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设立大区域性总部和研发、营销等职能型总部,大力吸引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内外民营企业在石家庄设立总部。 总部的聚集带来城市文化的多元和融合,使城市更加生机勃勃。
这一年,商贸“巨无霸”项目激情绽放
我市一批商贸服务业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金正·缔景城、万象天成、广安大街等一些新的服务业聚集区和中央商务区形成和崛起,成为省会功能聚集、形态新颖和生态协调的总部经济新载体。城市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在进一步完善,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石家庄市谋划确定的20+X服务业重点项目,经过不断完善补充,项目总数达到42个,这些项目以推动商贸服务业升级,提升城市功能为目标。2009年6月中旬,勒泰中心项目开工兴建,该项目预计在2013年落成,届时有望把家乐福、百丽集团、保利博纳影院等国内外商业巨头引入石家庄,在满足市民购物、休闲需求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到城市生活的一种全新模式。这些重点谋划的服务业项目中,有许多填补了石家庄市城市功能的空白,在提升省会商贸服务档次的同时,省会城市功能也将因此更加完善。业内人士评价,这些工程全部完成后,将加大第三产业在省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将进一步加大,石家庄市商贸项目将真正实现升级提档。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