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起 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就在很多人坚信存款准备金率短期不会上调的时候,央行却果断地按自己的思路采取行动。昨晚,央行宣布从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这是2008年6月以来中国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9至12月期间,央行曾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09年全年没有调整。
■1月信贷猛增引起央行警觉
央行的紧缩之意此前已有征兆。1月7日,央行将3月期央票的发行利率提高了4个基点,同时提高了91天期正回购操作的利率3个基点。这一举动被认为是明显的紧缩信号。
2009年,天量新增信贷引发人们对银行坏账和金融风险的担忧。2010年新年伊始的信贷猛增被市场视为促使央行此次“提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因素。有传闻称2010年1月份的第一个工作周,日均信贷投放超过1000亿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预计,以全年新增贷款规模7万亿至8万亿元计算,一季度新增贷款额将达到3万亿元,1月份新增贷款额可能接近2009年1月份水平,超过1万亿元基本成为定局。
这显然不符合刚刚结束的央行2010年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央行在这次会议上指出,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之间、月度之间异常波动。
按目前的水平,每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冻结近3000亿元的银根。
■外汇占款压力增大
更多专家认为,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对冲持续上升的外汇占款。去年12月,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虽然国际上认为存款准备金应该废弃,没什么作用,但我们还有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占款和对冲的问题,所以存款准备金是需要强调的。
近期出口增速的大幅反弹意味着升值预期将重新升温,引发热钱流入。加上顺差的增长、稳定的FDI,意味着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将持续上升。从目前的数据看,2009年第四季度的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总量将接近8000亿元,比去年第三季度又有提高。外汇占款的持续上升往往是准备金率上调的前奏。
■加息可能不会太早来临
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教授昨天表示,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的体现,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改变。如果CPI上涨超过2.5%,央行有加息的可能。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则对记者表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引导贷款均衡合理地增长,在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之前,三月期和一年期央票利率出现上升,也是央行微调的一种信号。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此前预计,央行二季度可能会启动加息周期。实际利率变负之日,就是央行出手调控之时。据他测算,实际利率变负即CPI同比增幅超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25%,这极有可能在二季度到来。
■央行开始采用退出措施
记者采访发现,谈及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股市的影响,专家提出了两种不同角度的解读。首先,准备金率上调无疑将紧缩流动性,从资金面上对股市形成利空,市场可能会选择下行。
另一方面,市场也可能把它解读为一个“利好”。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一直在实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转暖。央行此次突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说明实体经济已经好转,基础已经夯实,经济基本面非常乐观,所以央行开始采取“退出”措施。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