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最高调的炒作——国有股转持
入选理由:
今年6月19日,国务院决定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政策。随后,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社保基金四部委联合发文,社保基金将在承继原国有股东的禁售期义务上再延长三年禁售期。这一举措不仅将有效缓解社保基金巨大的资金缺口,而且有助于直接减缓国有限售股解禁压力,传达出呵护市场的强烈信号。
这一政策利国、利市、利投资者。市场也以高调回应这个政策,涉及转持的公司均受到了各路资金的追捧。国有股转持也成为最高调的炒作题材。
与8年前国有股减持通过二级市场出售股份把资金转给社保不同,此次将部分国有股划拨充实社保基金在技术上,被定格为 “转持”。这次转持政策出台一周,上证指数突破2900点,一字之差,导致的结果完全不同。
8年前的减持政策给股市造成直接压力,投资者担心国有股源源不断抛出,股市所以一路走熊。而现在的转持政策由于不是立即套现,基本上不增加短期股票的供应量,所以受到广泛好评,引发“被炒作”。
从二级市场来看,国有股的转持,不但引入了新的长线投资者,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进一步减缓了人们对限售股流通的担忧。转持政策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国家对股市的呵护态度,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据统计,涉及此次划拨的上市公司有131家,应划拨或转持股份约83.94亿股,市值800多亿元。
从6月22日开盘至7月3日收盘,涉及此次划拨的131只个股平均涨幅为4.79%,有38只个股同期表现好于上证综指,其中涨幅超过10%的个股有27只,涨幅超过20%的个股则有10只。其中北化股份两周内上涨37.27%,位列131只个股涨幅之首。
6
最情绪化的炒作——大小非解禁
入选理由:
2009年下半年及2010年中国股市最大的结构性变化之一就是“全流通”。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A股市场将有超过90%的股份流通,开始全面进入全流通时代。
在全流通的进程中,“大小非”解禁成为市场轮番炒作的话题。今天来看,对解禁股情绪化炒作是不明智的,过分夸大全流通压力也是缺乏依据的。广大投资者越来越认识到,解禁并不等于减持,全流通并不等于全抛售。
2009年,在中国银行等多只大盘股限售股解禁的引领下,A股市场流通股市值首次超越非流通股市值。而随着工商银行约1.24万亿市值的限售股解禁,A股市场流通股市值占比已超过60%。到2009年12月31日,流通A股将增加至13871.02亿股,限售A股将减少至6154.54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23.80%。
为了稳定市场,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调控“大小非”减持的政策利好:“大小非”减持的大宗交易制度、引入可交换债券《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等等。
“正是由于这些政策效应,政策流动性充裕、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的市场环境下,才使得大小非减持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浅浅弱化,甚至有些股票价格因为大小非减持而上涨。”业内人士表示。例如,4月15日石油济柴1198万限售股解禁流通,其股价不跌反涨。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大盘股巨量限售股上市流通首日,公司股价与大盘指数都处于平稳运行状态,2008年逢解禁便单边下跌的走势已经一去不复返。很明显,2009年投资者对“大小非”、“大小限”问题的态度已经趋向理性。
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全年涉及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共有766家,合计解禁股数为3791.15亿股,为2009年的53.65%;合计解禁额度为61015.13亿元,比2009年增加16.77%,占A股总市值的25.62%。其中,限售股解禁的额度在100亿元以上的有55家公司。超过500亿元的有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中信银行、中国太保、交通银行等共13家公司。
到2010年底,限售股仅占到A股总股本的10.10%,A股市场将开始全面进入全流通时代。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