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继“疯狂的大蒜”后,在食用油“集中涨价”带动下,乳品业也开始酝酿提价。
即将过去的2009年,除了食品价格上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也借资源价格改革展开新一轮上调。
虽然今年大部分时间物价总水平处于下跌状态,但不少居民感到生活费有所增加。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有什么深层原因?2010年相关生活必需品价格走势又将如何?
食品价格上涨可控 百姓生活不会受太大影响
2009年末,大蒜上演了一场疯狂的“价格传奇”。12月初的北京蔬菜批发市场,大蒜每公斤卖到四五元,有些超市的零售价超过每公斤12元。与去年低谷时相比,大蒜一跃成为百姓餐桌的“贵族菜”。
不仅是大蒜,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从11月30日到12月6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18种蔬菜批发价格环比平均上涨6.2%。
据了解,食品类价格占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权重约为三分之一。随着我国农产品价格迅速上涨,通胀预期逐渐增强。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数据,11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0.6%,由负转正。
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多数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还是属于恢复性回调,不会影响大局。
“但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石油价格上涨,对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将形成较大的上涨压力,也可能会反映到粮食价格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表示。
记者采访发现,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但更多的利润被中间商拿走。特别是部分农产品的异常涨价,多为概念炒作,如大蒜、辣椒“预防甲型流感”等,导致价格无序波动。
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由于我国粮食连续6年丰收,库存充裕,加之生猪总体上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明年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这些有利于保持明年物价的基本稳定。
有关专家认为,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指导,扶植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完善相关保障制度,加大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水平。这些是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可控的有效途径。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最近表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出现许多新变化,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复杂,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性增加。2010年政府将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同时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完善配套方案,减轻对群众生活和公益行业的影响,确保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价格变动而降低。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