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世界公司的债务危机将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推上风口浪尖。面对西方媒体对迪拜危机的炒作,阿勒马克图姆强调“我们经济非常稳固”同时,也在号召迪拜人“卷起袖子支持经济”。
在打造注重高端地产和旅游开发的“迪拜模式”中,阿勒马克图姆无疑起了关键作用。正是这个“不服软”的酋长,使缺乏石油资源的迪拜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酋长不服软
有迪拜“经济发动机”之称的迪拜世界公司11月25日宣布,受巨额债务困扰,迪拜世界将重组,公司所欠近600亿美元债务将至少延期6个月偿还,其中包括迪拜世界下属地产巨头纳西勒公司即将于12月到期的35亿美元伊斯兰债券。
据路透社报道,截至今年8月份,迪拜总共持有800亿美元债务,其中迪拜世界负债590亿美元。
阿联酋由7个高度自治的酋长国组成,而迪拜和阿布扎比是两个最发达的酋长国,但两者发展模式截然不同:阿布扎比主要依靠石油出口,而迪拜以高端房地产和金融业为经济主导。债务危机一出,国际金融市场一度出现恐慌,全球股市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不少媒体大肆宣扬:“迪拜模式”已经破灭。
12月1日,阿勒马克图姆在迪拜世界债务危机发生后首次发表公开讲话。他强调,“我们的经济非常稳固”,是西方媒体的“歪曲炒作”导致市场反应过度。
阿勒马克图姆指出,迪拜世界公司和迪拜政府并非一个概念,“将迪拜世界公司和迪拜政府混为一谈是错误的”。他否认,迪拜已经沦落为世界金融危机的牺牲品。
阿勒马克图姆在讲话中依然对迪拜经济信心十足:“现如今,我们的国家仍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稳定的经济体之一”。他说,迪拜经济的特性“使它有能力积极应对全球经济的跌宕起伏,使之渡过危机,获取机会”。
阿勒马克图姆还鼓励迪拜人不畏困难。“我知道,爱国之情深植你们心中,”他说,“不过,爱国的最高境界是无私奉献。因此,请你们集思广益,振奋精神,卷起袖子,努力工作和进取,永远向前看。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打造新模式
阿勒马克图姆出生于1949年,是阿联酋前副总统兼总理拉希德·本·赛义德·阿勒马克图姆的第3个儿子。从4岁起,阿勒马克图姆就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阿拉伯语并接受伊斯兰文化教育。1955年,他开始接受学校教育,1966年8月到英国留学。
1995年1月3日,阿勒马克图姆被封为迪拜王储。此后,他亲自监督迪拜多项大型工程的实施,例如人工建造的朱迈拉棕榈岛和七星级酒店、外观形如船帆的阿拉伯塔酒店等。他还批准修建了世界最高楼、被称为迪拜新地标的“迪拜塔”。
2006年1月4日,阿勒马克图姆的大哥马克图姆·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去世,他继承了迪拜酋长之位,同时被总统提名为副总统兼总理。不久,阿联酋联邦国民议会接受了提名。
成为迪拜酋长后,阿勒马克图姆致力于将迪拜打造成国际化都市,使之可以与伦敦或纽约媲美。
2007年2月,阿勒马克图姆公布了迪拜新经济目标,即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8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万美元。
他在当年的讲话中说,迪拜政府2000年设定的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目标“仅用了一半时间就完成了”,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亿美元。
在过去的数年间,迪拜一系列令人炫目的宏大工程吸引了包括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在内的大量个人和机构资金涌入。按照阿勒马克图姆的设想,迪拜在未来20年间将被打造成一个多元化的旅游胜地,而当地居民人口仅占20%即可。
全球金融危机刚露头时,迪拜作为海湾金融中心和新兴经济体,一度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但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一些工程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大量外籍劳工返乡。
对此,阿勒马克图姆在今年11月9日接受采访时说,金融危机“不会减少迪拜完成发展计划的信心……不会改变它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的角色”。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