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2万亿:不是不该花,而是怎么花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更新时间:2009/12/16 15:27:27   
>> 相关新闻链接
·欧佩克调高对明年世界原油需求预测 ·孙政才: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
·“国四条”后房价未降 股价先大跌 ·机构预计明年全球手机销量大幅反弹10%
·山西:煤矿变局进行时 ·谁是电摩新国标的赢家
·“保障房”政策也需要保障 ·遏制高房价先从停止土地拍卖做起
·三大汽车整车项目落户清河开发区 ·衡水 总投资3亿元的雨润生猪产业项目开工
    时至年底,还有大笔白花花的银子没花完。对于各级财政部门而言,“幸福的烦恼”今年再度如约而至。

    数据显示,1-11月全国累计财政收入63393.1亿元,完成预算的95.7%,全年财政收入增长8%已无悬念。但与财政收入连月大增相反,1-11月全国累计财政支出56235.97亿元,仅完成预算的73.8%。这意味着如要完成全年支出76235亿元的预算,12月要突击花掉近2万亿元。

    2万亿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中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其总额也不过是4万亿元。2万亿元,已经足够中国应对“半次”金融危机了。不过,正当大家准备放开手脚,大把大把花钱的时候,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却“高调喊话”:防止年底突击花钱。这倒让地方“财神爷”有点无所适从了。这钱到底是该花还是不该花?

    笔者以为,应该对谢部长的话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防止年底突击花钱”的意思应该不是指“不能花钱”,而是指“不能乱花钱”。该花的钱还是得花。不能因为到了年底,申报难、审批难就不花。这些钱不仅要花,而且是要大张旗鼓地花。对那些不该花的钱,也不能因为要完成今年预算而乱花。

    2万亿元为什么该花?笔者以为大概有以下3点原因:

    首先是因为完成全年预算的严肃性。全年支出76235亿元的预算,是年初经过全国人大代表们表决通过的,表决通过就意味着其是必需的。时至今日,仍有1/4的预算没用完。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这部分钱是应该花的,而在前11个月没有很好地花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年初全国人大代表们举手表决之时,预算本身就是有失水准的,本来全年就不用花这么多钱。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笔者宁愿相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前者。

    其次是因为来年预算制定的科学性。2010年全年支出预算的制定,是建立在2009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考量的基础之上。如果今年预算没有完成,的确会对明年的预算制定造成困惑:是该在6万亿元,还是7.6万亿元的基础上制定来年预算呢?

    再次是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客观要求。去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冲击正在逐渐消弭,但中国经济仍然面对诸多难题:外需低迷,内需不振。在国际国内应战金融危机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完成全年预算无疑也将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为来年经济增长打下伏笔。而在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来年的预算,也应该充分考虑预算对明年经济增长的作用。

    接下来,就是这2万亿元该如何花?年终突击花钱,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了,一位大型国企中层干部朋友对笔者称,“今年预算不用完,明年就申请不到这么多预算了,所以就算多买几部高档照相机备用着,也得把这笔钱花完。”

    朋友的这种思想大有市场。不少单位年终突击花钱,不外乎是大量采购办公用品,大肆发放年终福利,大批开建楼堂馆所。谢旭人部长之所以“高调喊话”,也许正是针对这些现象提出的严正警告。在严格控制这些“乱花”范畴的支出外,2万亿元应该用到刀刃上,花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花到对来年经济有显著拉动作用的地方。

    2万亿元不妨多用于民生。鉴于政府信息透明化程度,我们无法得知今年那些没能执行下去的支出预算都跟哪类项目有关。年终岁末,如果将财政支出预算资金更多地用于对社会公共服务产品、医疗、教育、养老,不仅有其政治意义,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和谐;也有其经济意义,拉动居民消费,扩大内需。

    2万亿元不妨多用于减排。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激战正酣,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中国政府在会前宣布的40%到45%减排目标将会得到执行。减排工作是把“双刃剑”:做好了,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能源安全和能源基础设施、提升“绿色产业”;做不好,中国产业将与世界低碳潮流背道而驰,也将授人以柄,有损国家形象。减排之事,宜当尽早谋划。将今年预算资金向低碳产业倾斜,应是明智之举。

    怎么花,其实还有一个监管问题:如何确保花到该花的地方。2万亿元的事既然已经摊摆到桌面上,那就必然会引起所有纳税人的关注。通俗点说:13亿人都瞪大眼睛看着呢,2万亿元,平均每人摊到1538元呢!

    对各级财政部门而言,不仅要会揽钱还要会花钱。尽管困难重重,但财政部门仍然通过各种形式的“挖潜”,顺利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财政收入任务。收入的活做好了,支出的活也应该做得同样漂亮。要想做得漂亮,就必须经得起“聚光灯”与“放大镜”的考验。

    年底突击花钱,这几年频频上演。这恐怕也暴露出财政预决算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制定者诚然应该科学测算,防止部门虚报预算、高报预算。人大代表在举手之前也应该切实行使职能,采取各种必要手段加强对预算的审查。一旦通过,也要求执行者规范政府的预算行为,提高预算的约束力,按照预算严格、有序地确保每一分钱用下去,用到位,真正把财政资金管理纳入到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