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危机背景下“剩者为王”原则
在共通的原则之外,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放缓背景下制定发展战略还要遵循特殊的原则——“剩者为王”。此时企业更要调整发展战略,放下一度的扩张狂热,认真分析自己面临的严峻环境和可能的发展机遇,尽可能平稳度过危机。危机过后,“剩者为王”是基本的规律,经历了危机的磨练并在危机中调整了战略及结构,顺利生存下来的企业将获得新的发展春天。
四、企业备选战略
(一)进一步争取主动
在金融危机和刺激经济的条件下,部分企业可以选择“进一步争取主动”的战略。这主要表现为三类企业:一是部分被纳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及相关产业的企业、4万亿投资计划覆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建设企业,可以采取适度扩张的市场战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消化积压库存,主动掌握市场机会,在未来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获得可观的经营业绩。二是一些其他行业的明星企业如果有充足的现金流和人力资源等储备,可以考虑往这些支持类产业投资,赢取政策机遇。当然,这一策略成功的前提是企业自身各方面的条件不错,抗风险能力较强,适应政策调整的灵活性较高。如果做不到这些,在危机的背景下盲目转型或扩张是不可取的。三是部分主营业务已经濒临破产,但还有一定资产基础的企业不得不“置之死地而后生”,积极把握刺激经济规划中可能的每一个机会,做好了也有可能赢得危机后新的发展机遇。
(二)退一步谋求长远
在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应该选择的战略是“退一步谋求长远”。因为对于相当多的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的实际影响不像想象的那么大,至少很多企业的生存不会出现危机,只是某一部分业务受到影响,或者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这决定了这部分企业虽然也要应对危机,但当务之急不是如何保证生存,而是如何谋求长远发展,化金融危机的压力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借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之机适当喘息、调整、积累,进而谋求危机后的大发展。这是“以退为进”的更高明的策略。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而言,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扩张后,能有一个机会适度喘息无疑也是一大机遇,有利于他们静下心来分析自己的问题,调整发展战略,整理管理经验,积淀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只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企业才可能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实现新一轮的快速扩张,逐步完成企业的螺旋上升。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更是打造百年企业的千载良机。
(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