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5万农民闯天下 “沙县小吃”富一方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12/11 15:14:43   
>> 相关新闻链接
·苏州首笔国际“碳交易”成交 ·养猪业何时走出疫病频发“怪圈”
·化妆品网购不敌商场专柜 商场四大优势难撼动 ·年终审计将盯住创业板 审计亮红灯可能面临退市
·德国大众宣布39亿欧元收购保时捷股权 ·2009(第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大米“涨”声一片 新米上市预计涨幅也不小 ·新闻集团等传媒巨头拟成立“数字”合资公司
·2010年百亿广告要砸新媒体 楼宇广告是主流平台 ·BT整顿风暴大幕拉开 免费下载整体面临生存考验

  新华网福州12月10日专电(记者许雪毅)在县政府边买套100多平方米的新房,这是福建沙县南阳乡木科村村民游小明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在外面经营了三四年“沙县小吃”后,今年7月他如愿买下了每平方米5000多元的三室一厅新房。

    “‘沙县小吃’带动了很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外出发展,改变了很多农民的生活。”31岁的游小明说。

    记者从6日至10日举行的2009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获悉,截至今年11月,像游小明这样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的有5.2万多人,约占沙县人口的22%和农村劳动力的63%,开了1.8万多家“沙县小吃”店;在周边地区城乡经营“沙县小吃”的还有近万人。

    “沙县从事小吃产业的大部分是农民,他们很多人已经完成了转型,成了小业主。”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乔杰接受记者采访说,沙县借“沙县小吃”探索出了解决农民就业、农民进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模式。

    “镇里大部分人都出去做小吃,我算是出去晚的了。”沙县富口镇的陈美兰在8日举行的“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竞赛”中,一边熟练地包着扁肉,一边对记者说,之前在家种水稻,前年开始和丈夫、公公到江苏常州开小吃店,今年则到上海,每年都能赚个几万元。

    和陈美兰刚刚铆足劲儿往外走不同的是,夏茂镇的谢昌辉在全国多个城市奔波了近10年后,靠着经营小吃赚到的第一桶金回到沙县开了家药店。像他这样外出经营小吃业获益转而回乡创业的农民也不少。“沙县小吃”改变了许多沙县农民的生活方式。

 “家里还有3亩地,但都给别人种了。”已经是“城里人”的游小明说。他的小吃店还雇了广西、湖南来的3个农民工。“这样我们轻松些,也给别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2006年,游小明外出经营“沙县小吃”时没想这么多。当时他当电焊工月收入仅1000多元,手头紧巴巴的。眼看着堂哥堂叔在广东等地开小吃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县里又鼓励大家外出经营,他禁不住加入了“沙县小吃”从业大军。从广东到北京再到广东,他的夫妻店越开越兴旺,“一年赚10多万没问题。”

    据沙县政府提供的数据,“沙县小吃”产业年营业额超过36亿元,年纯收入达6亿元以上,农村居民60%以上的收入来自小吃业。

    “现在小吃店发展势头不错,我计划多开几家。”腰包鼓起来的游小明渐渐有了“野心”,他说,“县政府对小吃扶持力度很大,我们很有信心把‘沙县小吃’做好。”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