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成品油出口被爆“贱卖”
来源:燕赵晚报 更新时间:2009/12/1 10:11:07   
>> 相关新闻链接
·河北省经济延续回升势头 ·石家庄市外资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广西香蕉到河北找销路 ·农民期待风险预警
·石家庄新客站建设时将同步建设地铁站 ·石家庄市受灾畜禽舍恢复建设基本完成
·54所将研制亚洲最大口径天线 ·陈全国同志任河北省委副书
·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中国将建成世界首条时速最高里程最长高铁客运新

  中国石油巨头们总也逃脱不了舆论的漩涡。日前,中石化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原因是有评论人士测算,中石化出口的成品油价格远远低于国内成品油的零售价格。面对如此窘境,中石化方面立刻回应称,“这种说法严重误导了舆论和消费者。”

  【网帖惊爆】成品油出口2.4元/升

  一则关于国内石油企业出口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帖子,日前在网上迅速流传。国内石油巨头因此被推向风口浪尖之上。帖子援引《商务周刊》的报道称,“1-8月出口成品油1496万吨,出口额66.5亿美元,平均每吨444.5美元。”帖子里分析说,444.5美元约合3036元人民币,因为该数据没有汽柴油的比例,分别计算汽柴油的体积重量比,并且取简单算术平均,汽油密度为0.739,柴油密度为0.86,所以1吨成品油大约为1258升。如此计算平均的出口价格是:3036/1258=2.4元/升。而同期中石化在国内的售价大约在5.5元,国内价格是国际价格的2倍多。

  一语激起千层浪。在该消息见诸媒体后,不少消费者立即就联想到了今年以来节节攀高、屡次调价的国内成品油价格。经过最新一轮的调价后,一些地区的成品油价格甚至已经达到了去年国际油价每桶140美元时的价格。姑且不论上述评论人士的算法是否得当,相差2.5倍左右的价格还是显得异常“扎眼”。

  如果该算法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同,国内消费者则在今年一直“享受”着这一巨大差价。

  【中石化】不可能贱卖石油

  对于上述爆料,处于舆论漩涡中的中石化立即作出了回应。称“出口价2.4元/升”的报道是不科学的、不客观的,严重误导了舆论和消费者。

  “按海关统计的金额和数量计算的价格为不含税价,而国内销售成品油价格包含了增值税、消费税以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两者不具有可比性。”中石化相关人士表示,成品油出口价2.4元/升是根据1-8月海关统计的实际出口金额除以出口数量简单计算得出,而海关统计的出口金额和数量不仅包含汽油、柴油还包括航空煤油和价格比较低的石脑油、燃料油,按此计算的价格与国内汽柴油价格没有可比性。

  中石化称,根据对海关今年前三季度统计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出口成品油占同期我国成品油出口总量的68.1%,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19.8万吨,占30.5%,同期出口汽油313.4万吨不到20%。“海关统计的贸易金额和数量都是按照进出口合同的数量和金额统计的,数量包含来料加工贸易的数量,而一部分来料加工贸易合同签订的金额并不是出口价格,而是加工费,导致按海关统计的贸易金额除以数量算出的价格偏低。”

  【专家观点】成本构成需公开

  “这更多的还是中石化的自我说法,并没有完全解释清其中的相关情况,甚至有点自相矛盾的意味。比如,燃料加工跟中石化并没有关系,这也不会影响相关价格。”对于中石化方面的说法,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如是认为。

  崔新生表示,最关键的是,在中石化的解释中,并没有将相关的成本构成公之于众,“由此,这种说法并不能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

  “要解决类似的问题,油价成本构成的公开是必须的。”崔新生认为,“另外,要指出的是,中石化应该以国内需求为重要前提,而不能老是‘分身’去加工别人的原油。”

  业内人士认为,中石化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能总是以亏损为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而不顾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国家信息中心能源专家牛犁表示,目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确实存在缺陷,“从目前定价机制看,仍然是成本加成的思路,关键因素是石油公司的炼油成本,但这个成本掌握在石油公司手中,没有对公众公开。”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