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再回顾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11/30 16:23:04   
>> 相关新闻链接
·哈继铭:三大政策信号利好股市 ·经济步入“转型年”“微调”或成关键词
·明年中国经济:稳定发展高于防通胀 ·前10月我国工业利润1.78万亿元
·温家宝:要求人民币升值,又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石市出境游“放低身价”
·19趟列车卧铺 可享优惠票价 ·危机突袭 你会否被卷入迪拜之殇?
·冀东水泥跃居*ST秦岭第一大股东 ·如何看待就业中“国进民退”
    新华网上海11月30日电  去年末,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爆发后,中央政府迅速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今年初,金融危机仍在肆虐之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又依次出炉,为促进经济复苏、实现“保增长”目标提供了重要推手。

    时至年末,在“4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共同拉动下,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已经确立。在2010年政府投资拉动力度可能有所减弱的情况下,要确保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如何在“调结构”上下功夫,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激活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便成了重要课题。

  以拯救实体经济的方式应对金融危机

    回想年初,“4万亿”计划推出之时,经济下滑使市场弥漫着一片悲观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从1月14日起,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石化、轻工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等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其涉及范围之广、决策效率之高,都令公众大受鼓舞。

    如今回头审视这十个被视作“保增长”发力点的十大产业,可以发现除了物流业,其他九个都是工业行业。而这九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近80%,占GDP的比重达1/3。对此,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指出,这种选择实际上蕴含着两层意思:第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远未结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二,应对金融危机要从实体经济发力,在这点上中国的政策取向非常清晰。

    从实际情况看,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十分明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第一批产业振兴规划发布后的4月,国内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3%,其后逐月回升,进入下半年后回升速度明显加快。10月国内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6.1%,这一数字超出了很多市场人士的预期。

    “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我们判断11月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还能再创新高。”海通证券高级分析师刘铁军表示。如此一来,工信部之前预测的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6%是完全有保证的。由于近年来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40%以上,因此工业的强劲复苏将为“保增长”目标的完成提供重要支撑。 

  以扩内需的方式刺激工业企业强劲复苏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何以促成了工业企业的强劲复苏?在这点上市场人士的认识较为一致,那就是内需市场的启动,让相关制造业企业迎来了关键转机。

    在扩内需的方针指导下,受益最明显的莫过于汽车产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购置税减免和汽车下乡等优惠政策的拉动下,前10月国内汽车销量达到1089.14万辆,同比增长37.71%,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国内汽车销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300万辆,从而跃居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也正是因为如此,包括中汽协秘书长董扬在内的诸多业界人士均希望政府能保持汽车消费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由于不确定因素促使消费者年底提前购车,预支2010年汽车需求。

    相比于汽车业,扩大内需对出口依赖型的纺织业更是起到了“雪中送炭”之效。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张莉之前在上海指出,自《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发布后,工信部对牵头负责的每一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并联合其他部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纺织企业千方百计扩内需。

    据张莉介绍,前三季度在拉动国内纺织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6.6%),远低于全国工业投资30%左右的增长水平。出口继续下降(-11.8%),而国内衣着类消费增长21%,成为保增长的主要动力。纺织品内销比例从2008年底的77%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80%,多年来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较高的局面有所改善,依靠消费拉动的行业健康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调结构”任重而道远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纵观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其目的均不是简单应对危机,而是长短兼顾、标本兼治。不过,在实际情况中,由于“保增长”的任务非常迫切,部分行业“调结构”的步伐有所滞后。

    以最先出台的钢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例,参与文件起草的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告诉记者,该规划既解决眼前困难,也考虑到中长期的产业发展问题。比如规划中明确提到,要推进联合重组工作,使排名前五的钢铁企业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5%以上。

    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国家基建投资的拉动,对建筑钢材的需求猛增,而建筑钢材正是地方中小钢厂的主打产品。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粗钢产量4.2亿吨,同比增加2936万吨。其中,大中型企业产量同比增加919万吨,仅占总增量的31.3%,其余68.7%的增量事实上来自地方中小企业。如此一来,中国钢铁工业的集中度不升反降,与规划精神背道而驰。

    “由于明年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相对高位,因此2010年的钢材需求是比较乐观的。在行业增长无忧的情况下,今后我们要着重考虑调结构的问题。”李新创表示,当前钢铁工业还有两大结构上的痼疾待解:一是落后产能太多,二是布局不合理。对此,工信部正在组织制定《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和《钢铁行业准入条件》。可以预见,2010年将是钢铁行业启动结构大调整的一年。

    金碚也表示,金融危机实际上反映了实体经济中存在的深刻缺陷。它让中国企业普遍接受严峻考验之时,也给那些有竞争力的公司提供了一次特殊的战略调整机遇。他认为,未来中国产业必须告别“粗放制造”“快速扩张”的时代,形成“精致制造”“清洁生产”的机制,进一步夯实制造业竞争力的微观基础,真正具备现代工业文明的精髓。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