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为何屡遭盘查
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大都要承受极大的生存压力。当地政府此种不友好态度无异于雪上加霜。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自是多方面的。
这其中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后,东欧各国急需进口大量便宜货品,大批华商做起了民间贸易。为了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这些国家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此类清关通常比正规报关关税便宜许多,其中难免有许多猫腻。不过,随着社会发展,各国慢慢加大了对灰色清关的整治力度。另外,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各项规章制度日趋完善,华商的日子自然难过起来。
现实层面上来讲,近年来欧洲各国均加大了限制外来移民的力度,势必容易发生移民问题与华商问题混淆的矛盾。而且,欧洲各国的对华政策处在不断调整中,有时难免会对当地华商产生副作用。某些国家对中国货品带有情绪性的抵制,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围堵。这种不友好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一旦有某餐馆厨房不卫生的消息,中餐馆一定会首当其冲地遭殃。
华商自身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此次匈牙利的华商事件,某些华商高调全款购置房地产可能是诱因之一。有专家分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匈牙利经济不景气。这时华商的高调自然很容易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从而带来连锁效应。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华商,尤其是中东欧华商刚刚走过创业阶段,虽然雇用了当地员工,但还未能形成规模,对当地经济的拉动非常有限。而且,因为许多国家的税收政策过于苛刻,许多华商都壮着胆子打擦边球,很难经得起当地有关部门的仔细检查。
责任编辑:cprpu